《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慎思精研類名言句子
學習時有可疑問之處而不去懷疑, 等于沒有學習,要學習就應提出疑問。比如走路,將要到南山去,就要去問問道路走的對不對。 如果安閑地坐著, 哪里會生出疑問呢?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慎思精研類名言句子
學習時有可疑問之處而不去懷疑, 等于沒有學習,要學習就應提出疑問。比如走路,將要到南山去,就要去問問道路走的對不對。 如果安閑地坐著, 哪里會生出疑問呢?
上一篇:《圣人于文章不講而學,蓋講者有可否之疑,須問辨而后明.學者有所不知,問而知之,則可否自決,不待講論.》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