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答問士也,則曰:“行己有恥。”其為學,則曰:“好古敏求。”其與門弟子言,舉堯、舜相傳所謂危微精一之說,一切不道,而但曰:“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嗚呼!圣人之所以為學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慎于取法類名言句子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可以叫做“士”, 孔子說: “自己在行為處事中保持有羞恥之心。”問如何學習,孔子說: “喜愛古代文史知識,并努力學習探求。”孔子同他的門下弟子談話,列舉堯舜傳下來的用以端正品德的精微言詞和使之精粹純一的學說, 別的任何事都不說,而只說:“誠實地保持著那正確的行為罷!假如天下的百姓都陷入困苦中, 那么上天給你的祿位也就永遠終止了。”唉!圣人能夠讓別人學習的地方, 是多么的淺顯平易而又可以遵循。
上一篇:《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