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治臺言,其叔時怨子弟,子弟默然受;言終,子弟辨無過,輒自認誤。先生曰:“君子也。人己兼照,平恕以施者,圣人也;施不無偏,忤物還自返者,君子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顏元 《言行錄》,師為人表類名言句子
蕭治臺曾說,他的叔父有時批評學生,學生默默地接受了;等到批評完了之后, 學生們分辨自己沒有錯誤, 他的叔父就自己承認有過失。顏元先生說:“這真是君子啊!拿人家與自己互相察看,公正寬容地施教, 像圣人一樣; 施教不可能不出現偏差, 違背了實際情況能自己承認失誤, 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上一篇:《直溫簡諒,多為有用之才,故后之言師者必歸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但開風氣不為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