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qiáng)力,貧賤則懾于饑寒,富貴則流于逸樂,遂營目前之務(wù),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三國魏·曹丕 《典論·論文》,珍時惜陰類名言句子
古人看輕一尺長的玉璧而看重一寸長的光陰, 正是害怕時光從自己身旁流逝過去。 而一般人卻大多不努力, 貧賤的就害怕饑寒, 富貴的則縱情享樂, 于是就只管經(jīng)營眼前的事務(wù), 而遺漏了這千載不朽的著書立說之功業(yè)。 日光逝去, 年老體衰, 忽然與萬物一起死去, 這就是志士的最大悲哀。
上一篇:《不寶咫尺玉,而愛寸陰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