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節儉,以厚風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崇尚節儉,以厚①風俗。
【注釋】①厚:淳美。
【釋義】崇尚節儉之風,以使風俗變得淳美起來。
【點評】這是明太祖朱元璋頒布的詔令中的話。
參考文獻
《五禮通考》卷一五五
猜你喜歡
-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關于言談的名言名句大全
-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關于《美食家》見解句子、觀點和看法
- 《天動而不息,其大體則靜,觀于星辰可知已;地靜而有常,其大體則動,觀于流泉可知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千里送毫毛,禮輕仁義重。》譯文與賞析
- 《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為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關于《船》見解、觀點和看法
- 《海人無家海里住》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 《善多惡少者為圣人,惡多而善少者為愚人,善惡相半者為中人,不學則善日消而惡日長,學焉則惡日消而善日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天寒蒹葭渚,日落云夢林.江城下楓葉,淮上聞秋砧.》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關于《迅速》見解句子、觀點和看法
-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 自中庸之道不明,而人之相病無終已。狷介之人病和易者為熟軟,和易之人病狷介者為乖戾。率真之人病慎密者為深險,慎密之人病率真者為粗疏。精明之人病渾厚者為含糊,渾厚之人病精明者為苛刻。使質于孔子,吾知其必有公案矣。孔子者,合十圣于一身,萃萬善于一心,隨事而時出之,因人而通變之,圓神不滯,化裁無端,其所自為不可以教人者也。何也?難以言傳也。見人之為不以備責也,何也?難以速化也。
- 體解神昏,志消氣沮,天下事不是這般人干底。攘臂抵掌,矢志奮心,天下事也不是這般人干底。干天下事者,智深勇沉,神閑氣定。有所不言,言必當;有所不為,為必成。不自好而露才,不輕試以幸功。此真才也,世鮮識之。近世惟前二種人乃互相譏,識者胥笑之。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懷與安,實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節儉,服飾不事鮮好,持不殺戒,食無...
- 明經節儉,諸儒稱之。|什么意思|大意|...
- 寵而不驕,以謙恭為之本;滿而不溢,以...
- 節儉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
- 躬率節儉,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什么意...
- 不節若,則嗟若。無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省則不至于窮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蓋修己治人之道,無過于節儉。節儉則嗜欲不行,無聲色貨利之失德,所以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良有司者,茍能出令禁止,教以節儉,率以樸純,使皆省無益之費,以為有用之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以節儉為之倡率,禁難得之貨,明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所有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愿弟出以廣大之胸,再進以儉約之誡,則盡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制奢俗以變儉約,止澆風而反淳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上一篇:無衣惜衣,無食惜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大抵為人,嘗歷艱難,則自然節儉。若習見富貴,未有不奢靡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