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類名言賞析
《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匡贊: 匡正輔佐。茍免偷安: 茍且求免, 貪圖安寧。
句意 規勸爭辯的人, 以糾正君主的過失為己任, 他們必須在能夠發表言論的地位上, 應當盡力完成匡正輔佐的任務, 不允許貪圖眼前的利益, 不允許低頭不語、塞耳不聞。
《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出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
察言類名言賞析
《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匡贊: 匡正輔佐。茍免偷安: 茍且求免, 貪圖安寧。
句意 規勸爭辯的人, 以糾正君主的過失為己任, 他們必須在能夠發表言論的地位上, 應當盡力完成匡正輔佐的任務, 不允許貪圖眼前的利益, 不允許低頭不語、塞耳不聞。
《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出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
上一篇:《見危授命,不忘誠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謹未若不行而謹.》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