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譯文如下:
(傳十章)
《詩經》說:“商朝還未失民心時,君王的德望可與上帝相匹配。后世國君宜以殷商為借鑒。天子之受天命而獲福祐,不是容易永保的。”這說明得大眾擁戴,便得有國家;不得眾的,便失去國家。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譯文如下:
(傳十章)
《詩經》說:“商朝還未失民心時,君王的德望可與上帝相匹配。后世國君宜以殷商為借鑒。天子之受天命而獲福祐,不是容易永保的。”這說明得大眾擁戴,便得有國家;不得眾的,便失去國家。
上一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