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荔枝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是著名的嶺南佳果,屬亞熱帶珍貴水果,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產于我國南部,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荔枝以果形別致、顏色悅目、果肉狀如凝脂、甘軟滑脆、清甜濃香、色味俱佳而著稱,優良品種有糯米糍、桂味、桂綠、妃子笑等,而以淮枝、果葉數量最多,大約占總產量的七八成。
荔枝在中國古代也稱為 “離枝”,唐朝詩人白居易說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色香味盡去矣。” 可見荔枝盡量要吃新鮮的。
南國水果之王——荔枝,胭紅的皮里面,就是玉石般的果肉,吃了香在口,甜在心。
荔枝紅里透紫的外殼,一剝掉就見到里面雪白鮮嫩的肉,晶瑩剔透,只要輕輕一吸,滿嘴甘甜的汁水沁人心脾。
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及茂名等主要荔枝產區,每當蟬鳴荔熟,紅果壓枝時,均舉辦荔枝節盛會,每次盛會都吸引著許多國內外賓客前來參加。
“增城掛綠” 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繞有一圈綠線,果肉潔白晶瑩,清甜爽口,掛齒留香,風味獨特。
片斷精選
晨光初燦,清風怡人。一陣陣荔枝香撲鼻而來,熏人欲醉。只見園中一簇簇荔枝樹披紅掛綠,蒼潤欲滴。糯米糍、妃子笑等十多個品種的荔枝長勢十分喜人,飽滿的荔枝猶如一顆顆瑪瑙似的披掛在樹上,引人饞涎欲滴。我情不自禁地順手摘了一顆下來嘗嘗,哇! 好爽、好甜、好脆的荔枝啊! 這些熟透了的荔枝,身外像是一張花紅被,打開花紅被,又是一層輕紗薄錦,那厚厚的果肉像一個玉團兒,入口甘美,齒頰留香,真是世上稀有的佳果啊!
荔枝的果肉營養豐富,內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中醫認為,荔枝有生津益血、理氣止痛的功效,正常人可以把它當成美味水果食用,而身體虛弱,或病后津液不足的人,以及患有胃寒痛、疝氣疼等癥狀的人,也可以把荔枝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食品。但由于荔枝是甘溫之品,因而不宜吃得太多,陰虛火旺的人更應當少吃。
提起荔枝,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 一騎紅塵妃子笑。我有時候想,現代人真是越來越有口福了,唐朝時,可能只有貴妃才能享用到千里飛騎送進京城的新鮮荔枝,而現在,南方荔枝產地剛摘下的荔枝當天就可以在北京上市了。去年我在市場上還買到過一種名叫 “妃子笑” 的荔枝,真的是個大肉厚,汁多味美。
蘇東坡在宋哲宗紹圣年間被貶嶺南,在紹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詩詞內提到荔枝,當中以 “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最為著名,亦足見他對荔枝的喜愛。
無患子科的荔枝是具有我國華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熱帶珍貴果樹之一。這種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國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廣東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種也較多,達67個。著名的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以及名優品種增城掛綠、五華蕉核荔枝和花縣蕉核淮枝等。荔枝作為一種珍貴的果品為中原人所知,始于西漢初期。《西京雜記》 記載: “南越王佗獻高帝鮫魚、荔枝。” 根據這則記載,趙佗在漢初的時候就曾將荔枝當作貢品進奉給劉邦。另外,從這條文獻記載分析,當時種植的荔枝肯定是經過人工優選或嫁接過的優良品種,否則不可能當作貢品。有關這樣的推論我們還可從其他古籍中得到證明。東漢學者王逸的《荔枝賦》 中有: “灼灼若朝霞之映日,離離如繁星之著天”; “仰嘆麗表,俯償甘味”; “卓絕類而無儔,超眾果而獨貴” 的贊美。這些都足以說明當時的荔枝是一種質量很高、非常受重視和歡迎的嶺南珍果。曾被流放到嶺南的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對當地的荔枝的美味也十分欣賞,寫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對荔枝的美味極力稱贊; 還說“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辭長作嶺南人”。大約在那個時候,廣東的荔枝育種也有很大的進步,質量在不斷提高。
廣東荔枝傳統進行疏植,樹體雖然高大,但結果期晚,管理不便,產量極不穩定。近10年來,隨著荔枝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對優良品種的選育,對密植矮化、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對荔枝生物學特性,花芽分化,開花及坐果機理,培養健壯結果母枝,控冬梢促花,人工授粉和提高坐果率等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進展,培育出不少優良品系和單株。荔枝不再是開花坐果難而是栽植后3年~4年可以掛果,產量也有了較大幅度提高的水果品種。古人云 “不須更論何時吃,前種后收人我同” 的感嘆已成為過去。
上一篇:《瓜果蔬菜·哈密瓜》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瓜果蔬菜·蘋果》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