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草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極耐旱、抗寒、喜光、耐鹽堿,是抗鹽性很強的植物。
《本草圖經》: 甘草,今陜西、河東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柰 (nài) 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梁,梁下皆細根也。
在我國,甘草是兩千多種草藥中用量最大的一味草藥,素有“十方九草,無草不成方” 之說。
因甘草是豆科類植物,莖和葉含有動物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而且適口性強,適合作為各種食草動物的飼料。采收后的甘草須根因和甘草有同等的藥用價值,經過洗干凈晾干后打成粉,可作為動物的飼料添加劑使用,所以說甘草全身都是寶。
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是世界上第一甘草生產、出口大國,出口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僅日本年需求量就達一萬噸之多。
片斷精選
甘草,別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等。以根及根狀莖入藥。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內醋及黃酮類和香豆素類化合物。味甘、性平,有補脾益氣、止咳祛痰、清熱解毒之功能。主治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癰疽瘡毒等癥,在食品工業及輕工業上也有廣泛的用途。主產于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河北等地,過去主要依賴野生。
甘草,一個古老的中藥名字,一種極普通的植物,說它古老,就是因為兩千多年來,它在祖國傳統藥學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為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醫學家所重視,并有多種美好的稱號。我國古代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就把甘草列為上品。公元五世紀名醫陶弘景在《名醫別錄》 中稱它為美草、密草,并有“國老” 這樣的尊稱。又說甘草為眾藥之主,藥中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即中醫的藥方,差不多都有甘草,達到了“十方九草”、“無草不成方” 之說,到了公元七世紀,著名中藥師甄權也說它“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稱”。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甘草含有100多種化學元素,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酸是非常珍貴的天然解毒劑,有顯著的促進腎上腺皮激素的作用,可用于人體抗衰老、抗炎癥、降壓、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生理機能,改善高血脂癥,維持水鹽代謝平衡,國內外都有研究報道,甘草酸能促進艾滋病患者免疫力的恢復,誘導干擾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現在國內外一些研究人員已嘗試提取甘草的主要成分進行結構改造,能顯著降低副作用,增強療效,甘草被美國、俄羅斯等國譽為 “仙草”、“神草”。隨著對甘草的研究,甘草的新用途日新月異,現在正廣泛地應用到食品、飲料、煙草、化妝、化工、釀造、國防等行業,跨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
從前,在 一個偏遠的山村里有位草藥郎中,有一天,郎中外出給一位鄉民治病未歸,家里又來了很多求醫的人。郎中妻子一看這么多人坐在家里等她丈夫回來治病,而丈夫一時又不回來。她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藥嘛,一把一把的草藥,一包一包地往外發放,我何不替他包點草藥把這些求醫的人們打發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燒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覺得還有點甜,就把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小紙一包一包包好,又一一發給那些來看病的人,說: “這是我們家老頭留下的藥,你們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病就會好的。”那些早就等得著急了的病人們一聽都很高興,每人拿了一包藥告辭致謝而去。
過了幾天,好幾個人拎了禮物來答謝草藥郎中,說吃了他留下的藥,病就好了。草藥郎中愣住了,她妻子心中有數,悄悄地把他拉到一邊,如此這般地小聲對他說了一番話,他才恍然大悟。他問妻子給的是什么藥,他妻子拿來一根燒火的干草棍子說: “我給他們的就是這種干草。” 草藥郎中問那幾個人原來得了什么病?他們回答說,有的脾胃虛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腫脹……可現在,他們吃了“干草” 之后,病已經全部好了。
從那時起,草藥郎中就把“干草” 當作中藥用,用以治療脾胃虛弱,食少,腹痛溏便; 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又以其潤肺功能治咳嗽多痰。不單如此,郎中又讓它調和百藥,每帖藥都加一兩錢進去,并正式把“干草”命名為“甘草”。從此,甘草一名就一直沿用下來。
上一篇:《草·靈芝》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素材庫》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