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欣賞自然美,常常偏重于它的形式的美,而將內容是否美放在次要的地位。例如,同樣是水,黃果樹的瀑布、漓江的水、濟南的泉是美的;陰溝里的臟水、造紙廠排出的廢水是令人生厭的。為什么呢?因為前者的形式是美麗動人的,后者的形式是令人掃興的。千姿百態、翩翩翻飛的蝴蝶,使我們產生愉快的美感,然而蝴蝶的幼蟲卻是對農作物有害的;迎風搖曳、嬌艷美麗的罌粟花使我們賞心悅目,可它卻是鴉片、海洛因的“搖籃”。癩蛤蟆是捉害蟲的能手,然而它能喚起美感嗎?人們厭惡它,俗話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癩蛤蟆被當作丑的事物來描寫。通過上述例子,我們不難理解,自然美是偏重于形式的。人們在游覽森林公園,面對蔚然深秀、郁郁蔥蔥的樹木常為其生命的綠色所感動,這時,有幾人會去想人們為種植這些樹木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呢?這是自然美的又一個特征,自然美偏重于形式。
上一篇:《社會美側重于內容》中學生美丑觀寫作素材
下一篇:《嚴肅的居里夫人——美的化身》中學生美丑觀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