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按照民間的傳統風俗,在這天晚上,天上明月高懸,家家戶戶懸掛彩燈,人們吃完晚飯后,便出門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這個習俗,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據說最早是在漢朝時出現的。當時,雄才偉略的漢武帝統治天下,他手下有位機智詼諧的大臣,名叫東方朔,元宵節的形成就與他有很大的關系。
一個冬天的早上,東方朔應漢武帝的邀請到御花園去賞雪。剛進門,就發現有位宮女站在井邊,哭得十分傷心,似乎想跳井。東方朔慌忙上前,一把拉住宮女,問她有什么事想不開要尋短見。
宮女哭哭啼啼地說,她叫元宵,進宮很久了,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家里人,過春節的時候別人都一家團圓,自己卻孤孤單單,就更加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孝順父母,想一死了之。
東方朔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于是就向元宵保證,一定會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第二天,東方朔來到街上擺了一個攤子,替人占卦算命。大家因為仰慕他的大名,都爭著請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得到的答復都一樣,說正月十六日京城要發生火災,家家戶戶都有危險。很快,這個消息就傳開了。一時之間,長安城里人心惶惶,議論紛紛。人們都到東方朔的卦攤上,詢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說:“正月十三傍晚,玉皇大帝命天上的火神爺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火燒長安。我不知道解災的方法,但我可以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去問問天子。他是天上的神仙轉世,一定有辦法解救大家。”說完,便扔下一張紅紙帖子,揚長而去。
百姓們拿著帖子,趕緊來到皇宮外,求侍衛將帖子送給皇帝看。不久之后,漢武帝拿到了帖子,只見上面寫著:“長安浩劫,火燒帝闕,十五大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向他請教破解之法。東方朔假裝想了一陣,說:“聽說火神爺最喜歡吃元宵,到正月十五的晚上,不如讓京城里的家家戶戶都做元宵,一齊敬奉火神。再下令臣民一起在十五日晚上掛起紅燈籠,燃放鞭炮煙火,好像滿城都在燃燒一樣,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還要通知城外的百姓,晚上進城觀看花燈,雜在人群中,這樣才能消災解難。”
漢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下令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一起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一盞大宮燈上寫著“元宵”兩個字時,馬上驚喜地高喊起來:“元宵!元宵!”元宵碰巧聽到喊聲,連忙向他們跑了過來,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馬上下令,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大家都做元宵,供奉火神爺,全城掛紅燈放煙火。元宵節就這樣形成了。
上一篇:《傣族潑水節》故事簡介
下一篇:《農民和三個樞密官》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