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的獲得者
我站在鮮紅的雙人雪橇旁,心怦怦直跳。在我們腳下,是一英里長、四層樓高的冰道。我邊整理頭盔邊想,只有上帝才能解釋我怎么站在這里——2002年冬奧會的賽場上。
僅僅兩年前,我還在以跳遠選手的身份爭取奧運田徑賽的入場券,然而歷經一連串奇跡之后,我卻來這里參加一項兩年前我聞所未聞的運動。
我的一生仿佛都在奔跑。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經常在街上和男孩子們賽跑,他們多數不是我的對手。上三年級時,托馬斯教練將我選入市田徑隊。我去隊里報到時,他讓我與隊里最好的女選手賽跑,結果我輕松勝出。
教練把我帶到一邊:“馮奈塔,你會成為偉大的田徑運動員,也許是下一個杰西·喬伊娜。”
那時我并不知道,杰西是美國最偉大的田徑女明星,但我知道托馬斯教練培養了很多優秀運動員。“但是僅僅跑得快還不夠,你必須全心投入,要相信自己,相信你的潛力。”他說。潛力,我喜歡這個詞。
從那以后,我在跑道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發誓有朝一日要去奧運會,我知道自己具備這樣的潛力。后來托馬斯教練建議我改練跳遠,我立刻愛上了這個項目。
踏板起跳,騰空飛躍,是多么美妙的感覺。從此跳遠成為我的全部,中學期間我幾乎沒時間做別的事,連畢業舞會那天晚上我都在參加州錦標賽。獎牌可以為我贏得大學獎學金,讓我離奧運夢更近一步。
獲得亞拉巴馬大學的獎學金后,我將目標瞄準了1996年奧運會。上大四時我已經參加了七次全美比賽,排名穩居全國前五名。“我感覺我的時代就要來到了。”我對男友約翰尼說。
然而距奧運選拔賽僅兩個月時,我正在跑道上練習沖刺,突然感覺大腿上仿佛有什么斷了。結果是左腿肌腱撕裂,對于田徑運動員這簡直是滅頂災難。我堅持參加了預選賽,但只得了第13名。
我很快重新振作起來。總有一天你會大顯身手的,在我心中一個聲音斬釘截鐵地說。距離2000年奧運會還有4年,到時我才26歲,正是黃金年齡。
約翰尼已經和我談婚論嫁,但是我決定,除了訓練什么都先放放再說。我訓練比以前更加刻苦。然而就在2000年奧運會選拔賽之前,我又在練習中撕裂了韌帶。這一次我完全絕望了,一切努力付諸東流,所有的潛力都成為泡影。
我不可能再等四年,等到2004年奧運會我已經30歲,過了巔峰期。我飛到薩克拉門托參加選拔,不出意外僅獲得第12名。“17年的夢想,就這樣完了。”我淚眼婆娑地向約翰尼傾訴。
“也許還沒完。”約翰尼告訴我,某位女子雙人雪橇運動員正在征求2002年冬奧會的搭檔。可是我連雙人雪橇什么樣子都不知道。“真的,我是認真的,”約翰尼說,“主要條件是速度和力量,你二者兼備。”
以后的兩年,我作為雙人雪橇運動員加倍刻苦訓練。我和搭檔吉爾最終得以參加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預備……出發!”全程共有15個轉彎,我們完美地駛過每個彎道,平均時速高達82.3英里,最后我們打破紀錄,獲得金牌。
潛力,人人都擁有它,但是你可能永遠不知道它藏身何處。看看我吧,我終于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奧運會金牌,只是以一種始料未及的方式。
上一篇:天堂里的百靈鳥
下一篇:嬌生慣養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