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之道·順與逆·韓信設下“背水陣”
自古以來,行軍作戰都要考究天時地利。就后者而言,要看地形是否有利于攻守進退。孫子兵法中對于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一條原則是:“要與敵軍作戰,不要緊靠水邊列陣。”可是韓信率兵攻趙時,他竟命令一萬人背靠河水擺陣勢,形成了前臨大敵,后退無路的絕境。趙軍看見了也譏笑韓信不懂兵法。結果怎樣呢?水邊的軍士拼死戰斗,把兵力、人數占絕對優勢的趙軍打敗,取得了以少勝多、臨危反勝的戰績。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背水陣”。事后部下問韓信,為什么要設“背水陣”?韓信回答說:“兵書不是講‘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
“不要緊靠水邊列陣”是一條對于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一般原則。一個指揮員長期按照這個一般原則去思考布陣方法,部署軍事行動,也就在思維中形成了一種常規性的思考方法。可見,常規方法是根據一般情況而形成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要使用常規方法,按一般原則行事。但是,如果使用常規方法的環境條件變了,慣常運用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時,有辯證想象能力的人,就會不拘常法,即不從正面去思考,而從反面去推想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韓信的“背水陣”就是運用“反面推想”這種辯證想象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軍事行動部署。
上一篇:求知之道·持恒·陶淵明論“持之以恒”
下一篇:修身之道·謙遜·顧炎武虛懷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