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中國臺灣]方素珍·我有友情要出租》鑒賞
[中國臺灣]方素珍
東村的小丁子是一個很寂寞的小男孩,雖然沒有兄弟姊妹,獨享了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所有的“愛”,但是,小丁子每天還是嘀嘀咕咕著:“我好無聊哇,一個人快悶死了!”
西村的大個兒是一只很害羞的女猩猩,她更寂寞了,她的爸爸媽媽白天在動物園“上班”,噢,就是上那種“關在動物園給人參觀”的班嘛!大個兒每天都在想:“爸媽忙得沒時間陪我,我要想辦法幫爸媽賺錢。”
有一天,小丁子和大個兒在東村通往西村半路上的一棵老榕樹下認識了。
是這樣的,大個兒在榕樹上貼了一張白紙,上面歪歪扭扭地寫了幾行字:
我有友情要出租,每一個小時只收猩幣五塊錢,很便宜,我現在在榕樹后面,請來找我,好嗎?
騎著腳踏車經過的小丁子,下來看看紙條說:“哦!原來是猩猩的征友啟事。”他摸摸口袋,還有幾個銅板,他就停好車子,繞到榕樹后。頭上系著紅色蝴蝶結的大個兒,正縮在那兒打瞌睡呢!小丁子叫她:
“喂!我可以租你的友情,不過,你起來,我教你怎么修改這張紙條。你沒上過作文課,對不對?你看,我幫你改好了,這樣才簡潔有力嘛!”
友情出租,價廉,有意者請洽樹后猩猩。
小丁子很“臭屁”地對大個兒說:“紙條要用紅色的,字用黑色的,才會醒目,這個‘租’字寫大一點,人家遠遠地就可以看得到,還有,不必先把價錢寫出來,也許來租的人,你看了很順眼,可以算他便宜一點啊!對不對?”小丁子對著愣頭愣腦的大個兒吹噓了半天,才說:“我這兒有三個銅板,夠不夠?”
大個兒好不容易才盼到有人上鉤,馬上把頭當彈簧似的點著。
“好!我們現在是朋友了,不,你是我租的,我是主人,你要聽我的。我先調一下手表,這個手表是外國貨吔,可以當鬧鐘,一個小時后,它就會嗶嗶嗶提醒我們時間到了,你就可以走了。好,我們可以玩踩腳游戲了!”
“踩腳游戲?怎么玩?”大個兒囁嚅地問。
“噢,我們先猜拳,輸的人就要給人家踩一下。來!猜拳,剪刀、石頭、布……”
大個兒愣在原地,小丁子不禁大發牢騷:“連猜拳都不會,難怪你沒有朋友。好吧好吧!我教你,出拳頭就是代表‘石頭’,出兩根指就是代表‘剪刀’,如果手指全部攤開,就是代表‘布’,石頭可以砸剪刀,布可以包石頭,剪刀可以剪布,這樣你懂嗎?哎!快一點,時間都浪費了,我現在才知道什么叫作時間就是金錢,反正,你聽到我喊一二三,你伸出右手就對了,來,一、二、三。”
在小丁子苦口婆心的調教下,大個兒果然乖乖地把右手伸出來,小丁子樂得大叫:“哈!你出的是布,我出的是剪刀,剪刀可以剪布,所以,我贏了,我可以踩你一下。”說完,小丁子就在大個兒的腳上狠狠地踩了一下,大個兒哇啦哇啦大叫,捧著腳掌原地跳了好幾圈。小丁子更樂了:“好好玩,再來一次。”
一連好幾次,大個兒都出“布”,小丁子“詐”得很,他一直出“剪刀”,踩得大個兒直求饒:“你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踩我的左腳,換踩右腳,好不好?”
“可是,我付過錢啦!”小丁子嘟著嘴不依。這時候,“嗶—嗶—嗶—”手表鬧鐘響了,小丁子只好說:“你又輸了,這次不踩你,因為時間到了,再見吧!”
“明天,你會再來嗎?”大個兒揉著腳掌問。
“好啊!老地方見,我還有銅板。”
第二天下午,大個兒提早到榕樹下等“主人”,小丁子照例先付了銅板,大個兒小心翼翼地把它們裝進圍兜兜的口袋里,然后等“主人”下口令。
“來,我們還是玩踩腳游戲,記得怎么玩吧?好,一、二、三……”小丁子想都沒有想就出“剪刀”,嘿!這次,大個兒居然出“石頭”吔,小丁子愣住了,眼睛偷瞄一下大個兒的腳掌,“媽呀!給她一踩,我的左腳大概馬上就要起泡啦!”可是,小丁子拍拍胸脯,鼓勵大個兒:“沒關系,你踩啊,不要考慮是我付錢的,你……”話還沒說完,大個兒的右腳掌已經“啪達”重重地蓋在小丁子的左腳上了。小丁子“勇敢”地悶哼了一聲而已,臉上立刻擠出一絲笑容:“很好,你都學會了,我們再玩一次。”
大個兒玩得真是開心極了,她現在已經會把“布”和“石頭”輪流“使用”了。有錢賺,又可以不必一直“輸”到底,大個兒簡直心花怒放。直到聽見“嗶—嗶—嗶—”時,她還覺得意猶未盡,不忍離去呢!
第三天,大個兒在頭上綁了淺藍色的蝴蝶結,換了一件粉紅色、沒有口袋的圍兜兜,又翻箱倒柜地找了一些東西,裝進一個小籃子,然后,匆匆忙忙地趕到榕樹下。
小丁子沒有出現,只在榕樹上留了一張紙條:我沒有銅板了,而且我們要搬家了,再見。
大個兒縮著身子坐在樹下發呆。一部計程車飛過,小丁子探出頭來大叫:“喂!不要忘記剪刀、石頭、布喔!”
大個兒追著跑了好幾步:“喂!我還沒學會出剪刀啦……”小丁子走遠了,大個兒失望地看看自己一身的粉紅,嘆口氣說:“我穿沒有口袋的圍兜兜,就是告訴他,我們是朋友了,朋友不要收錢的。”大個兒弓著身子,走回榕樹下,翻翻籃子里的東西,“這根香蕉是媽媽從動物園撿回來的,我已經把沾有口水的地方削掉了。這一條巧克力,是人家吃了一半,丟給爸爸的,爸爸舍不得吃,偷偷帶回來給我。這兩片餅干沒有人吃過,我特地用衛生紙包好的,他一片,我一片。電視上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可是……他怎么走了?”
大個兒勾著頭,無聊又傷心地搓著圍兜兜:“現在干什么好呢?”忽然,她想起小丁子教她的“那一招”,于是,她跑回家,用一張紅紙,寫了幾個大大的黑字:
友情出租,價廉,有意者請洽樹下猩猩。
童話藝術的高妙之處,是既和現實拉開距離,在幻境中敘事,又觀照現實,與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的童話《我有友情要出租》,提供了一個范例。
“出租友情”是幻想的出發點,也是故事展開的線索。友情怎么能出租呢?而且,出租友情的是大猩猩,來“應征”的卻是人!這個匪夷所思的精彩開局不由分說把小讀者從現實世界拉進了作家的想象世界。起初,猩猩女孩大個兒要出租友情,小男孩小丁子因為無聊寂寞來應征,兩個孩子在“剪刀石頭布”中度過了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后來,大個兒把小丁子當成真正的朋友了,小丁子卻搬家走了,傷心的大個兒只能重新張貼啟事出租友情……當邁過現實與想象之間的門檻,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里發生的事和感情我們都經歷過,在閱讀中,孩子們會享受到令他們癡迷的嬉戲,同時又體會到友誼的珍貴與分離的無奈。成年讀者也會觸發對童年往事的美好回憶,重溫那種害怕孤獨、渴望朝夕相處、相親相愛的友情的溫柔意緒。
但如果僅止于此,尚未懂得作者的深意。為什么出租友情的不是人,而是動物?為什么動物要苦苦等待人類的友情?作者想曲折表達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和平共處,才有整個自然的和諧,也才有人類自身的生存平衡。人類是個自視甚高的物種,很難和別的物種達成真正平等的交流,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把本是人類朋友的動物“關在動物園里給人參觀”,當成供自己娛樂的對象。就像小丁子,獨享了所有長輩的愛,卻生活得很孤獨。猩猩女孩大個兒起初因為想“幫爸媽賺錢”,才想到“出租友情”,當時她也對人類之間的關系感覺很陌生很隔膜。但當她體驗到了與小男孩小丁子一起嬉戲的快樂時,便深深地被與人類間的友情所吸引。“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她已經不想收小丁子的錢了,而且還翻箱倒柜找了很多好吃的帶給他。純潔的心靈中,友情早就超過了一切物質利益。作者選擇與人類最相似的靈長類動物——猩猩,來婉轉地表達此中深意,可說是點睛之筆。
這篇童話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在于角色性格的塑造。篇幅雖短,兩個人物的性格已經擺脫了平面化。比如,寫小丁子像個小大人一樣,很“臭屁”地教大個兒怎么把出租友情廣告寫得“簡潔有力”;很“詐”地一直出“剪刀”,把只曉得出“布”的大個兒踩得大叫;把猩猩人格化的同時又突出了其動物特征:在等人來應征時她“縮在那兒打瞌睡”;“弓著身子走回榕樹下”;被小丁子狠狠踩了一腳后“哇啦哇啦大叫,捧著腳掌原地跳了好幾圈兒”……通過這些細節的精巧編織和語言動作的細膩白描,小丁子的機靈活潑、大個兒的愣頭愣腦,躍然紙上。
看似平淡實奇崛,這篇童話正是在隨意中透著趣味、平凡中蘊涵燦爛、愛心中飽含哲思,給人以咀嚼不盡的聯想。
(蔣敏)
上一篇:中國童話《張天翼·不動腦筋的故事》鑒賞
下一篇:中國童話《陳丹燕·妖怪媽媽》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