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雙,這名字對于廣大讀者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只要提起她,腦海里就會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閃現出她爽朗活潑的身影,我們第一次認識李雙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一九五九年,李準寫下了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成功地塑造了農村婦女李雙雙的光輝形象。李雙雙是五十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涌現出來的農村婦女的典型。
展現李雙雙性格特征的激烈而復雜的思想斗爭.在小說中,主要是通過李雙雙同丈夫喜旺之間的矛盾沖突加以表現的。作家告訴我們,喜旺是一個舊意識十分濃厚的人。在李雙雙剛嫁過來的頭幾年,她沒少挨喜旺的打。喜旺在人前從來不說李雙雙的名字,總稱她是“俺那個屋里人”、“俺小菊她媽”,有時甚至干脆叫作“俺做飯的”。在喜旺看來,女人畢竟是女人,鍋前灶后才是她們的用武之地。但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熱潮激蕩著家庭婦女的心。她們再也不甘心于整天圍著鍋臺轉,強烈要求沖破傳統習慣,從狹窄的家庭圈子中解放出來,投身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本來就有著“火辣辣性子”的李雙雙自然就成了她們的杰出代表。李雙雙同喜旺之間的思想沖突也就勢所必然。果然,矛盾很快就暴露出來,你看,李雙雙要去村東邊修渠,喜旺就無理阻攔;阻攔不成,他就故意給雙雙“穿小鞋”;雙雙要他分擔家務,他卻既不管孩子,也不做飯菜,只“直杠杠的躺在床上吸煙”。這可把李雙雙惹火了。于是,他們倆便展開了一場十分激烈的辯論。李雙雙對丈夫的落后言行痛加批駁,寸步不讓。這是一場思想性格上的尖銳沖突,復雜而深刻。但由于沖突是在夫妻之間展開,因此又顯得格外情趣盎然,充滿了生活的真實氣息。作家正是通過這些富有戲劇性的生活場景的描寫,比較充分地揭示了李雙雙敢說敢做、倔強潑辣的性格特點。
夫妻間的這場辯論使李雙雙得到啟示: “光是這樣鬧,也不是長法,得想個法子。”于是,當她從桂英嘴里得知黑山頭水庫已成立食堂的時候,她就馬上貼出了設想在村里創辦公共食堂的倡議書。鄉黨委采納了她的建議,食堂很快辦了起來。雙雙也真正從鍋臺旁解放了出來,先后成了養豬場和公共食堂的優秀工作者。喜旺也進食堂當了炊事員。富裕中農孫有見喜旺隨和老實可欺”,有一次請喜旺為他大哥周年做幾碗供菜,其實是想沾集體的便宜。事后,群眾意見很大。李雙雙了解事情的底細之后,她先是瞪著眼責問喜旺: “你怎么給富裕中農孫有搗的鬼,你說說! ”繼而又懇切地開導說: “咱們不光是要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還得熱愛黨,保護黨提出來辦的一切事情,誰破壞,就和他斗爭!可你辦這個事算什么?”最后,她又要求丈夫對此必須作出公開檢討。喜旺在李雙雙的教育幫助下,思想開始有了進步,而李雙雙的崇高精神境界也因此得到升華。從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李雙雙倔強潑辣、敢于同一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的精神面貌,而且還發現了她已經把自己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同黨的偉大事業聯系了起來。這就比較深刻地揭示出了李雙雙的斗爭所以如此堅決的根本原因。
李雙雙同富裕中農孫有父子之間也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孫有父子的資本主義思想十分嚴重,在入社的時候,他們私藏了一輛水車,企圖有朝一日再搞單干,走回頭路。李雙雙想到孫有父子“和社里不一心,越想越氣”,連覺都睡不著。她連夜摸黑找到了黨支部書記,揭露孫有父子的惡劣行徑。調到食堂工作以后,她自覺捍衛公共食堂和社員的集體利益,使孫有父子再也無法占集體的便宜。孫有他們當然不高興,但社員卻很滿意,說: “這一回行了,食堂里有大公無私的人了。”正是在與丈夫舊意識的沖突中,在跟以孫有父子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思想的尖銳斗爭中,作家著力塑造了一個大公無私、敢于斗爭的農村先進婦女形象。
在作家的筆下,李雙雙是很有個性的。她潑辣、爽朗、倔強,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為此,李準采用了一些經過提煉的典型細節來加以表現。這在喜旺阻止李雙雙參加集體勞動,因此故意為難她的一系列典型生活細節的描寫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她先是用切面刀拍著案板和喜旺論理,后又“氣得坐在門檻上哭”,接著見丈夫準備獨自下面條吃,她干脆掄起拳頭“朝喜旺脊梁”上捶,最后當喜旺正想還手時,她又用力一下把他推倒在地上,這時, “自己卻忍不住格格地大笑起來”,甚至“把滿臉淚花都笑得抖落在地上”。這一系列生活細節,真實、自然,而且富有情趣,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李雙雙的個性特點。
同時,作家還適當地運用心理描寫的手法展示李雙雙美好的內心世界,刻劃她獨特的個性特征。喜旺在炊事工作中犯了錯誤,老支書告訴她喜旺之所以犯錯誤,是因為沒有“政治掛帥”。緊接著小說有這樣一段心理描寫: “她平常只想著喜旺在食堂只要不偷不摸,公公道道當個正派人就行了,沒有想到還必須‘政治掛帥’!”想到這里,李雙雙“反倒干勁來了”,當即主動向老支書提出要求進食堂工作,而且保證“政治掛帥”。李準在描寫李雙雙的心理活動時,十分自然地將她的性格特點有機地融化在具體的心理刻劃中,因此收到了揭示并深化李雙雙性格特征的顯著效果。
此外,作家也善于運用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比如,李雙雙在群眾大會上,公開揭丈夫的底,薦舉他當炊事員的那一席話,完全是李雙雙所特有的。又如李雙雙和丈夫爭吵時說: “走,咱們找老支書說理去!……我參加大躍進,你不愿意,你嫌不舒坦,不美氣,故意找我岔子,你這是啥思想?”這些對話明快、開朗,一聽便知是出自李雙雙之口。
小說塑造李雙雙,借助的背景有相當濃厚的“左”的傾向,這是應該指出的。但李雙雙那種公私分明、嫉惡如仇的思想品質卻至今仍活在廣大讀者的心里。
上一篇:《李千金》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李向陽》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