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能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而施以不同的教育。
子夏問孔子說:“顏回這人怎么樣?”孔子說:“顏回的愛心比我強!”又問:“子貢的為人怎么樣?”孔子說:“子貢的口才比我強。”又問:“子路的為人怎么樣?”孔子說:“子路的勇武比我強?!庇謫枺骸白訌堖@人怎么樣?”孔子說:“子張的莊重比我強?!弊酉膯柕溃骸澳敲矗@四位為什么要拜您為師呢?”孔子說:“你先坐下,我來告訴你。顏回只知道一味愛人,卻不知道有的人是不值得愛的。子貢一味逞他的口才,卻不知道有時是應該沉默的。子路一味好勇斗狠,卻不知道有時是應該忍讓認輸的。子張只知道一味嚴肅莊重,卻不知道有時也該隨和一點的。把他們四人的長處加在一起,也還是不能代替我,這就是他們毫不懷疑拜我為師的原因?!?/p>
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如果已經認識到一件事情應當做,是不是馬上就要采取行動呢?”孔子回答說:“有父親和哥哥在,怎么可以不跟他們商量就采取行動呢?”不久冉有也向孔子提出這個問題,孔子說:“既然認識到了某件事是應當做的,當然馬上就要去做。”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問孔子,為什么回答同一個問題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鬃痈嬖V他,這是因為這兩人的性格不同。子路一貫好強,所以要抑制他一下;而冉有一向膽小怕事,所以要鼓勵他,讓他大膽地闖闖。(《論語·先進》)
上一篇:《吃苦,素質教育的重要一課》中學生教改寫作素材
下一篇:《孟子論因材施教》中學生教法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