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夏是清朝難得的一位為政清廉的官員。他任廣東省布政使時,廣州官庫中有一筆羨余錢(正賦外的無名稅收)沒有登上庫簿,被當官的取去中飽私囊,歷來沿襲相因,認為本當如此。劉大夏清庫時發現了庫藏的這一弊端,庫吏就把過去的做法向劉大夏稟報。劉大夏沉默了好一會兒,大聲喊道:“劉大夏!你平日讀書做好人,怎么遇上這么一件事,就沉默這么久,不是一個大丈夫啊!”于是命庫吏將羨余錢全部登記入簿作為正式開銷,自己不取一分一毫。
劉大夏是清朝難得的一位為政清廉的官員。他任廣東省布政使時,廣州官庫中有一筆羨余錢(正賦外的無名稅收)沒有登上庫簿,被當官的取去中飽私囊,歷來沿襲相因,認為本當如此。劉大夏清庫時發現了庫藏的這一弊端,庫吏就把過去的做法向劉大夏稟報。劉大夏沉默了好一會兒,大聲喊道:“劉大夏!你平日讀書做好人,怎么遇上這么一件事,就沉默這么久,不是一個大丈夫啊!”于是命庫吏將羨余錢全部登記入簿作為正式開銷,自己不取一分一毫。
上一篇:《滅官燭看家書》中學生廉潔寫作素材
下一篇:《孫中山“盡瘁國事,不治家產”》中學生廉潔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