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是指地球生物鏈所形成的綜合生活狀態,關系到物種衍生和人類的存亡。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延續的物質基礎。
[析題]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如何與環境和諧相處,是人們從未停止過思考的問題。人們認識到,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但同時也可能是冷酷的屠夫,其間的差異恰恰是由人類自身造成的。當人們遵循自然規律,珍惜自然的饋贈,身體力行地進行環境保護時,人與自然之間形成的良性循環使我們的身體與心靈都得到了健康的發展,而一旦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忽視自然環境中蘊涵的平衡法則,過度開發﹑利用甚至污染環境時,人類自身的生存也就受到了威脅。
什么樣的環境才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什么樣的行為是環保的行為?什么樣的行為是破壞環境的行為?你可以談談自己的觀點。再想想環保的行為是出于怎樣的生態觀念?而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背后又有著什么樣的原因和動機?這也可以成為我們精彩獨到的表達點。最后,還應該思考,生態環境被破壞了會怎么樣?人類的生存會受到怎樣的威脅?面對環境的破壞我們應該怎么辦?是否應該積極預防和補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溫馨提示]環境保護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熱點焦點,在寫作時,如何深入﹑全面﹑細致地展開討論,挖掘原因,提出措施,是本文寫作的要點所在。
思路導引
溫室效應,土地沙漠化、鹽堿化,淡水危機,森林面積銳減,動植物多樣性減少,持久性有機物污染……這種種環境危機已經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人們不得不反思,我們都對環境做了些什么?想一想,你都知道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人們又做了怎樣的努力來保護和挽救環境?這些努力又產生了怎樣的結果?
環境問題是復雜的,它常常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保護環境是人們熱愛大自然和珍惜人類生存環境的表現,也是環保宣傳和環保政策法規影響的結果。而破壞環境的原因更是多種多樣,人們對商業利益的盲目追求是其原因,看似正當的對舒適、便捷的現代生活的追求也可能是其原因;缺乏環保觀念和技術發展中環保研究的滯后是其原因,不科學的環保理念也是其原因;今人的破壞是其原因,前人的遺留也是其原因……總而言之,大多數環境問題都是多原因綜合的結果。在思考環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地,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分析和綜合。
環境對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好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能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一個惡化的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打擊甚至會達到毀滅性的效果。
此刻人類面對的環境危機,正是人們忽視環保造成的。想一想,如果我們繼續對環境粗暴地掠奪,那么等待我們的會是什么?如果能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 “我” 做起,我們又能贏得怎樣的勝利?保護環境是人類刻不容緩的義務,為了他人,也為了我們自己!
論點集錦
1.環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
2.環境是遵循平衡法則的循環系統。
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共生共榮。
4.破壞環境是人類無知的體現。
5.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6.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7.環保應法制化、規范化。
8.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9.環保要從小事做起。
10.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先秦)荀子
※植樹造林是百年大計。
—— 周恩來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后代。
—— 鄧小平
※人類是環境的產物,又是環境的改造者。
—— 曲格平
※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順從自然。
——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
※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我們若不服從自然,我們就不能支配自然。
—— 〔英國〕培根
※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
—— 〔英國〕拜倫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 〔法國〕雨果
※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是這些物質的垃圾。
—— 〔美國〕惠特曼
※人類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做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 〔美國〕甘哈曼
※毀壞自己土地的國家就是毀壞著自身。
—— 〔美國〕羅斯福
※地球是所有一切人類事物的最后來源,它是人類持久的庇護所和保護者。
—— 〔美國〕杜威
※當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熊、最后一只鱷魚……徒勞地哀鳴著尋找配偶時,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 滅絕物種紀念碑
※自然從來不開玩笑,她總是嚴肅的、認真的,她總是正確的;而缺點和錯誤總是屬于人民的。
—— 〔德國〕歌德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啟示的經驗來生活。
—— 〔德國〕叔本華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 〔德國〕恩格斯
※人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給人留后路。
—— 俗語
[事實論據]
不忘大海無限恩惠,全民行動保護海洋
日本是一個島國,大海給了日本無限恩惠。然而,急劇擴大的經濟產業和生活休閑活動卻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為此,日本全民行動保護海洋:
1.清除海洋沿岸垃圾。為了解決垃圾問題,海和沙灘環境美化機構向公眾提出了不增加垃圾三原則,即不產生垃圾、不扔垃圾和帶走垃圾。有關統計數字表明,自1992年以來,日本全國的志愿者清理的海岸線達30 884公里,參加清理的人數達138萬人,回收垃圾達54萬立方米。
2.對全國的海底藻場和海河交界的淺灘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藻場和海河交界的淺灘的面積,在每個縣分布的情況,每年的減少情況,潮位差的大小,海洋生物的分布,漁業資源增加和減少的情況,水的透明度,過去的填海工程造成的影響等。每項調查都有非常詳細的數據,既可為政府制定保護海洋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提醒普通公眾注意保護海洋。
3.大力宣傳保護森林。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每一座山都布滿郁郁蔥蔥的林木,還通過海和沙灘環境美化機構進行各種宣傳活動,讓公眾都知道森林和海洋的密切關系。
垃圾處理出新招,環境污染將減輕
里約熱內盧州的尼泰羅伊市試用脫水法處理垃圾,以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
在垃圾處理廠里,垃圾首先被放入圓柱形鋼筋混凝土存儲器,經巨型機器手攪碎后,再被放上傳送帶進行分揀,將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分離。而后將不能再回收利用的有機垃圾送入一個圓形反應器。在這里,溫度逐步升高到220攝氏度,垃圾被進行脫水處理。在脫水過程中,高溫破壞了垃圾中e6有機物質,脫水時產生的蒸汽被大量的氧氣溶解后排入大氣層。經過高溫處理的垃圾體積也減少了約80%。
目前這種新方法每天可處理垃圾250噸,占尼泰羅伊市每天產生垃圾總量的一半以上。用這種方法處理過的垃圾中有機物質的含量實際上已減少到零,而且這種處理方法費用低,只相當于深埋垃圾所需費用的1/10。這種新方法的推行,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并消除深埋垃圾產生的有毒氣體和物質對環境的污染。
怪魚頻現海洋
一種 “殺人魚” 出現在俄羅斯北方水域,一種特大 “殺人蟹” 在日本海區出現,在澳大利亞水域也發現主動攻擊海濱游泳者的 “殺人鯊” ……海洋生物學家為頻頻出現的怪魚震驚。研究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洋流反常和氣候變暖等因素造成的。專家們認為,無論是鯊魚還是海水鱷與 “殺人蟹”,它們變異的個性和特性,都和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海上的核污染,已使不少海洋動物中毒或產生基因的變異。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本世紀40年代美國洛杉磯的大量汽車廢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光化學煙霧,造成許多人眼睛紅腫、咽炎、呼吸道疾病惡化乃至思維紊亂、肺水腫。
(3)美國多諾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與大氣粉塵結合,使大氣產生嚴重污染,造成5 911人暴病。
(4)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英國倫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煙性煙霧,導致4天時間內4 000多人死亡,兩月后又有8 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俁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水俁氮肥廠排放的含汞廢液和廢水富集在海灣中,這里的魚蝦和貝類及其他水生物體內富集了這些有害物質,人們食用后造成近萬人的中樞神經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廢氣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種突出的環境問題。
(7)日本的愛知糠油事件:1968年3月,在日本的愛知縣一帶,由于對生產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聯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們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 000多人中毒,數十萬只雞死亡的嚴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們,因為飲用了含鎘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鎘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診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達207人。
“黑色風暴” 來自何處?
20世紀30年代,美國曾發生一次驚世駭俗的現象。1934年5月11日早晨,美國東部的居民都被天空出現的景象驚呆了:一陣陣黑色的狂風呼嘯著,不停地從西方襲來,卷起了濃密的黃塵,遮天蔽日,大有橫掃一切之勢。千萬噸土壤被風卷進了大西洋。這場風暴從西部旱區刮起,形成東西長1 500英里、南北寬900英里、高2英里的一個大黃色塵帶。狂風連刮了三天三夜,越過美國1/3的大陸,刮走了3億多噸肥沃的土壤。風暴過后,生機勃勃的大地一片荒涼,西部平原水井和溪流干涸,塵土塞滿了房屋,農田作物枯萎,牛羊渴死,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據統計,這一年美國的冬小麥減產51億公斤。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 “黑色風暴”。
“黑色風暴” 來自何處呢?起先,人們以為這是上帝的懲罰。然而,經過科學家的考證,懲罰人類的不是上帝,而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由于那里的人們亂砍濫伐森林,破壞植被,大片的土壤失去了森林和綠草的庇護,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土壤被烤得焦干,變成細的粉末。地面沒有植被覆蓋,被曬得滾燙。靠地面的空氣被烤熱了,就迅速上升,四周的空氣又迅速地擠過來補充,空氣這樣猛烈地對流,便形成了夾帶塵沙的狂風,造成 “黑色風暴” 的天災。這是大自然對不尊重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的人們的懲罰和報復。
圣保羅島上的鹿群
1910年,有人漂洋過海,登上圣保羅島做了一個實驗,把21只雄鹿、4只雌鹿放在這個島上馴養。島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灌木和野生植物,是養鹿的天然場所。大自然恩賜的良好環境,使鹿繁殖很快,10年之后增殖到250只,又過了10年增殖到500只,到1938年的時候增殖到2 000只。由于鹿的數量激增,島上各類野生植物幾乎被鹿吃光,鹿群沒有食物,大量餓死,到1950年,僅剩8只。大自然一旦生態失衡,災難也即降臨。
植樹與婚俗
植樹綠化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世界各國對植樹造林都十分重視,形成別開生面的綠化婚俗。地中海沿岸各國喜愛種植油橄欖。在歐洲斯拉夫人的杜布羅夫民主共和國,有一項法律規定,每一對決定結婚的青年,必須種植70株橄欖樹,人稱 “夫妻樹”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蘇布卡米地區,當局規定戀愛成熟的青年男女,必須在婚前先栽5棵 “夫妻樹” ;日本長野縣規定,凡新婚夫妻都要在指定地點營造新婚林,每對夫妻種五六棵樹,并交護林費兩萬日元,由政府派人專門護林,50年后才能砍伐。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
2.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 〔德國〕恩格斯
要求:①這兩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提供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所寫內容必須與環保有關。③題目可另擬。④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環保: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不是嗎?從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人類從未停止過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 “有求必應”,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他們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排污排廢……于是,曾經山清水秀、一片蔚藍的地球母親望去已是滿目瘡痍,烏煙瘴氣。這怎不叫人寒心呢?
環境污染也使人類自食了苦果。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前人是怎樣受到自然的懲罰的!這就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20世紀40年代美國洛杉磯的大量汽車廢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光化學煙霧,造成許多人眼睛紅腫、咽炎、呼吸道疾病惡化乃至思維紊亂、肺水腫。
(3)美國多諾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與大氣粉塵結合,使大氣產生嚴重污染,造成5 911人暴病。
(4)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英國倫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煙性煙霧,導致4天時間內4 000多人死亡,兩月后又有8 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俁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水俁氮肥廠排放的含汞廢液和廢水富集在海灣中,這里的魚蝦和貝類及其他水生物體內富集了這些有害物質,人們食用后造成近萬人的中樞神經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廢氣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種突出的環境問題。
(7)日本的愛知糠油事件:1968年3月,在日本的愛知縣一帶,由于對生產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聯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們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 000多人中毒,數十萬只雞死亡的嚴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們,因為飲用了含鎘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鎘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診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達207人。
當然,環境問題還不止這些,如亂伐森林、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等,無一不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無知而自掘墳墓。的確,環境問題每時每刻地困擾著整個世界。然而,這一幕幕悲劇又是誰一手導演的呢?是人類。當災難再度落到了人類自己身上,大自然對人類無休止地報復時,人類終于覺醒了,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于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于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
面對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絕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 “先污染,后治理” 的覆轍。 “先污染,后治理” 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其治理的代價很高。我們既要加速發展,擺脫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的制約,又要貫徹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的方針來保護環境。
“勿以善小而不為”,想必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正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拾起一節被丟棄的電池、回收廢品、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等,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話,世界的環境必大有改觀。如果你已經做到了,這意味著你已經對保護環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如果你尚未做到,那么從今天開始堅持做下去,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所做的一切都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經典點評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破壞環境就是在毀滅人類本身。因此,保護環境是我們刻不容緩的義務。作者從環境破壞的可怕現狀出發,開門見山地引起人們的注意。接著擺出恩格斯的名言,進一步說明人類文明對環境的掠奪,以及可能帶來的后果。然后又擺出了強有力的事實論據,使人們不得不正視環境破壞反過來帶給人類的災難性后果。最后發出保護環境的呼吁,并給出了整改措施。
文章并未從正面議論環保,而是從反面出發,以對比反襯的手法,成功地證明了環保的重要性,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此外,本文語言雖不華麗,但簡潔、準確。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特長》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理想》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