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幸福(happiness),指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幸福不僅僅是金錢、財富、榮耀、地位等有形的、物質的東西,還是一種心理體驗與感覺。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幸福是一種快樂的感覺,它可以給你帶來歡樂感和滿足感。幸福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我們要敢于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析題]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可以寫出你所感受到的幸福或你對幸福的理解;可以寫你看到的幸福的人、幸福的事;還可以別出心裁,比如寫一條小狗的幸福,一棵小樹的幸福;也可以從整體上,寫出對幸福本身的看法和理解。
[溫馨提示]幸福與快樂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但二者是有區別的。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被滿足或部分被滿足時獲得的感覺,快樂是人們在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獲得的感覺。一般情況下,快樂比幸福容易獲得,幸福的獲得比較難。因為幸福的獲得往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或有較大難度,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在作文時,要對兩者有一個大概的區分,以免混淆。另外,幸福的擁有者除了人,還有物。如果能對人之外的其他東西的幸福作出界定,也容易使文章出彩,這是寫好此文的另外一扇窗。
思路導引
幸福是什么?一杯淡水、一壺綠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片風景,一片綠地,可以帶來幸福的氣息;一首動聽的歌,一支美妙的曲子,可以領略幸福的意境;一份滿意的工作,一個可愛的孩子,可以體會人生的充實;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工作上有了升遷的機會、為他人服務、為國家作貢獻……這些都是幸福的表現。
人人都渴望幸福,追求并獲得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小孩子的幸福是衣食無憂、父愛母慈;老人的幸福是兒女繞膝;學生的幸福是學業有成;老師的幸福是桃李芬芳;露宿街頭的人的幸福是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沙漠孤行的人的幸福是有一個可以對話的同伴……獲得幸福的途徑有很多,要用心爭取,努力追求。要懂得用心去感受并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所擁有的,才能讓點滴的幸福積聚成為我們有限的生命中的永恒。
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幸福。追求的過程或許是艱難的,曲折的,痛苦的,但同時也會伴隨幸福的體驗。一番努力之后獲得的幸福,會使人感受到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每個人既要享受幸福,又要創造幸福;既要為自己,又要為他人,這種幸福才是高尚的幸福。
論點集錦
1.幸福就是一家人圍坐在桌旁。
2.幸福是和朋友一起度過的時光。
3.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4.幸福的獲取多少,從某種程度上衡量著人生的意義。
5.每個人追求的幸福都不同。
6.幸福在不同的人那里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釋。
7.有愛心才有幸福。
8.幸福要靠追求和創造。
9.有錢不一定有幸福。
10.幸福在你心里。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先秦)老子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 (先秦)孔子
※圣人非不為利也,利在于利萬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 (漢)司馬遷
※幸福不是鳥,自己飛不來。
—— 李大釗
※幸福永遠存在于人類的不斷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諧與穩定之中。
—— 魯迅
※幸福是在暴風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彈琴、花前吟詩。
—— 丁玲
※我學到了尋找幸福的方法,那就是限制欲望,而不是設法滿足他們。
—— 〔英國〕彌爾頓
※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
—— 〔英國〕歐文
※凡是爭取快活的人們,一定要共享幸福——幸福生來就是孿生子。
—— 〔英國〕拜倫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利享受幸福,這正如沒有創造財富無權享受財富一樣。
—— 〔愛爾蘭〕蕭伯納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 〔美國〕林肯
※*人之幸福,完全在于心之幸福。
—— 〔德國〕歌德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 〔俄國〕果戈理
※生活就是渴望幸福,就是為了幸福而斗爭,這也就是為了進步而斗爭!
—— 〔蘇聯〕高爾基
※真正的個人幸福在于履行義務。對社會、政治和思想所盡的義務越多,個人也就越幸福。
——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事實論據]
一千個人眼中的幸福觀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孔子承認人有正當的權益和欲望,但他同時認為,人們對道德的追求高于對利益的追求。他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荀子的幸福論建立在承認利欲的合理性基礎上。他說:“義與利,人之所兩有也……故義勝利為治世,利克義者亂世……” 他認為欲利之心,人皆有之,但須使此欲利之心不勝過好義的傾向。
墨子對幸福生活的理解與孔子、荀子不同。墨子重視利,又注重義。他認為義、利是統一的,利即是義,“義,利也。”
幸福其實很簡單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是鄰居。某一天,富人和窮人開始談論什么是幸福。富人望著窮人破舊的茅舍和寒磣的穿著,輕蔑地說:“你這怎么能叫幸福?我有百間豪宅、千名奴仆、萬兩黃金,那才叫幸福呢!” 窮人聽了什么也沒說。事后不久,一把大火把富人的豪宅燒得片瓦不留,痛恨他的奴仆們也各奔東西。一夜間,富人淪為乞丐。一年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的乞丐路過窮人破舊的茅舍。窮人端著一大碗冰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么是幸福?” 乞丐說:“幸福就是此時能擁有你手中的這碗水。” 此時此刻,能痛快地喝上一碗冰水就是最大的幸福。的確,有時候,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事業成功是一種幸福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胚胎學家。抗日戰爭時期,童第周和他的夫人在國民黨統治區四川省宜賓的鄉下教書,收入微薄,生活拮據,更沒有搞科研的儀器。有一次,他們偶然在鎮上的一家舊貨店里發現了一臺破舊的顯微鏡。童第周高興得幾乎跳起來,可一看價錢,竟相當于他當時兩年的工資。夫妻倆掏盡腰包,又借債,又典當衣服,才買下了這臺寶貴的顯微鏡。從此,童第周憑著這臺破舊的顯微鏡繼續胚胎學的研究工作,不久就發表了一篇篇高水平、高質量的科學論文,震動了國際生物界。童第周對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個進展,都感到無比幸福,他說:“我的樂趣不是經濟富有,而是科研工作。” 雖然童第周夫婦收入微薄,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生活得樂觀而有意義。在他們眼里,幸福僅此而已!
貧窮與幸福無關
馬克思的夫人燕妮無怨無悔地走出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過極端貧困的生活。馬克思寫文章沒有稿紙,不得不把外衣和鞋子典當了;寫完《政治經濟學批判》,沒有郵費將手稿寄到柏林去;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只有輟學;病了沒錢請醫生、買藥;孩子病死,沒有錢買棺材埋葬……可是燕妮對生活并未失去信心,她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
對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的我們看來,燕妮這樣的思想已不多,沒有人愿意跟一個窮困潦倒的人生活,更何況是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燕妮成功地做到了,并且這在她看來是一種絕對的幸福。也許,對于幸福來說,貧窮真的不算什么!
*別人幸福就是自己幸福
雷鋒同志為了他人的幸福,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一個星期天,他去看病路過一個工地,被熱烈的勞動場面吸引,連自己肚子痛都忘了,就投入到緊張的勞動中去了;假日里,他主動去車站為旅客服務;他把自己積蓄下來的錢,支援受災人民;戰友家里有了困難,他不聲不響地寄錢支援;他每到一處都會幫助那里的群眾解決困難。他在日記中寫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殘疾無法剝奪幸福
尼·阿·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貧窮的工人家庭。他只念過3年書,10歲便做工糊口,15歲參加紅軍。在戰斗中受傷后,他轉業到了生產部門。他24歲時全身癱瘓,隨即雙目失明。但他并未退出戰斗。他摸索著用硬紙挖成的橫條空格學習寫作,終于在29歲時寫成了著名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贏得了世界聲譽。他說:“我要抓緊每分每秒,趁我現在還能感到生命之火在心頭燃燒,大腦神經在閃光跳動。我不愿做一個名噪一時的英雄。我戰勝了自己生命歷程中的一切悲劇和不幸:——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遍體疼痛。盡管如此,我仍然是一個無比幸福的人。”
*生活在錢堆里卻沒有絲毫自由
《紅樓夢》里的賈寶玉,生長在一個門第顯赫、極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照有些人看來,是幸福的,但他為封建禮教所禁錮,沒有絲毫的自由,最后,只得棄家出走了事。
買不到的幸福
世界煙草大王杜克的女兒朵麗絲12歲時繼承了其12億美元的資產,但她的一生卻郁郁寡歡,經歷了3次痛苦的婚姻,最后寂寞地死去。錢,沒有帶給她幸福。
幸福有時需要放棄
安徒生潛心寫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寫作童話中,卻讓自己的幸福悄悄溜走了。美麗的葉琳娜·瑰喬莉被安徒生美麗的童話所吸引,被安徒生不凡的談吐和美好善良的心靈所折服。她悄悄地愛上了他。有一天,葉琳娜·瑰喬莉向安徒生吐露了久藏于心中的愛情,并表示將永遠愛他。安徒生雖然也喜歡這個漂亮的姑娘,但他心中只有童話,容納不了別的東西,所以,他還是婉言拒絕了姑娘的追求。他對姑娘說:“對不起,我的愛在童話里。” 臨終的時候,安徒生對朋友回憶起這件事,說:“為了童話,我放棄了自己的幸福!”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時很抽象,有時又很具體;幸福有時很遙遠,有時又近在咫尺。奉獻是幸福,給予是幸福,獲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話語是幸福,一個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靈的感覺,幸福是生命的體驗……總之,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2.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 〔美國〕林肯
要求:①這兩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提供的文字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所寫內容必須在 “幸福” 范圍內。③題目可自擬。④1000字左右。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說不盡的幸福
徐莎
幸福是時刻存在的。并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它的那份心。
小孩子說:“幸福是衣食無憂,不愁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孩子就像溫室中的花朵一樣,不知外面的世界,像 “猴子撈月” 中的猴子一樣,憑著自己幼稚的想法便妄下斷語。問題是,如果如你所愿,就真的幸福嗎?記得小時候,如果有人做好事,擺酒席,就很開心,因為有他們最喜歡吃的餃子、雞蛋、湯圓等食物。現在想起來,那時對幸福的界定,真的很單純。
隨著年齡的增長,便走上了求學之路,其中交了好多知心朋友。他們便說:“幸福是和朋友一起度過的時光。” 朋友就像明媚的陽光一樣,使萬物蓬勃生長。朋友是來幫助我們的,他們的到來,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時刻洋溢著希望。當你煩心時,他們會熱情地來幫助你、安慰你,當你猶豫不決時,他們會來支持你、鼓勵你;當你開心時,他們會同你一起分享你的勞動成果,讓你更加快樂。既然如此,擁有知心朋友,難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
青年人說:“幸福是現在終于可以磨煉自己,終于可以發現自己,終于可以為祖國作貢獻。” 雷鋒同志為了他人的幸福,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一個星期天,他去看病,路過一個工地,為熱烈的勞動場面吸引,連自己肚子痛都忘了,就投入到緊張的勞動中去了;假日里,他主動去車站為旅客服務;他把自己積蓄下來的錢,支援受災人民;戰友家里有了困難,他不聲不響地寄錢支援;他每到一處都會幫助那里的群眾解決困難。他在日記中寫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中年人說:“幸福是有幸好好休息一下,能夠好好欣賞一下如詩如畫的大自然,能夠好好回味過去,能夠好好品味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 中年人已經過了半世,有了自己的事業,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也許他們真的應該休息一下。對于他們來說,此刻沒有比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 “世外桃源” 更為重要了。是的,幸福需要用心體驗。歌德也說:“人之幸福,完全在于心之幸福。”
老年人說:“幸福是子女的一份孝心,一份叮嚀,一份關懷。” 老年人可說離生命的盡頭很近,只因時光有限,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子女的關懷。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是衣食無憂,還是兒孫滿堂?
有錢不一定有幸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生長在一個門第顯赫、極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照有些人看來,是幸福的,但他為封建禮教所禁錮,沒有絲毫的自由,最后,只得棄家出走了事。
幸福,永遠也說不完。
經典點評
人們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為的就是追求幸福。每個人從懂事起便開始了對于幸福的追求。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體驗和界定。幸福是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文章緊扣論題,分別從孩子、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角度說起,深刻說明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不同的幸福觀,論點正確,層次清晰,很具說服力。文章思路流暢,擷取了古代和現代極有代表性的例子,從正面和反面進行渲染和反襯,充分、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文章思路開闊,論述準確,語言簡潔流暢,不失為一篇佳作。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平凡與偉大》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幽默》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