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徐文華
天津市河北區環衛局一所有一名環衛工人叫徐文華。23年前,剛滿20歲的他高考失利,在筆記本上寫下“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八個字后來到天津進入環衛局保潔隊,從而成為垃圾清運工。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既沒有驚天動地的曠世之舉,也沒有高深的文化水平和精湛的技術,更沒有驕人的工作業績。我只是憑著一份責任心做好了一名環衛工人應該做的事,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我深知這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它將永遠激勵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的徐文華說。
“每天清晨,通過我的雙手,創造出一個舒適干凈的環境,居民們向我豎起了大拇指,逢年過節還煮好餃子送給我吃,我也從中收獲了成就和快樂。”如今,每當有年輕人進入環衛一線,徐文華都會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他總是告訴年輕人:“行業有分工,職業沒貴賤,只要你付出,就會有回報。”
“別看我現在和居民們這么融洽,剛開始干環衛工時我總怕人家瞧不起,拉車時都不敢抬頭。”徐文華回憶起自己剛工作時的場景說:“后來我知道了,大家沒這么看我,是我自己把自己看低了。”隨著業務能力越來越強,徐文華開始摒棄自卑,變得自信起來。
在保潔隊的這些年里,徐文華先后清倒的垃圾累計有17000多噸,用載重15噸的卡車可以裝運1100余次。
2003年“非典”時期,這些一線的保潔隊員直接接觸各式生活垃圾,感染的風險非常大,一些人因為害怕自己被感染,紛紛辭職返鄉。“一個蘿卜一個坑,空缺的工作沒人接,一旦垃圾堆積,老百姓會更不安。”徐文華作為隊里的一個業務管理員,主動要求多加一份工作量。而多干一份活,不僅是多了一份勞累,而且更是多增添了一份風險。
徐文華以身作則的工作態度和干勁兒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名隊員,使一些在走留之間猶豫不定的工友受到感動,紛紛留下來堅守工作。
徐文華這樣的決定,他的妻子起初表示堅決反對,但“固執”的徐文華還是吃力地擔起了這份工作。后來妻子因為心疼他,也主動申請加入保潔隊,并且幫助丈夫一起干。就這樣,兩人在垃圾清運崗位上度過了“非典”的歲月。
正是憑借在環衛一線忘我的工作和執著敬業、踏實肯干的態度,徐文華在影響周圍人的同時,獲得了“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天津市第二屆道德模范,全國環境衛生行業優秀人物,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天津市勞動模范,“十一五”期間天津市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范等榮譽。
有一年春節前,家里特地給他寄來一盤錄有《常回家看看》的磁帶。聽著親人從家鄉帶來的思念,他心潮難平,熱淚濕襟。但他卻沒有選擇回家和親人團聚。在給家人的回信中他寫道:“春節的時候,天津的居民們渴望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這里的工作非常需要我。”
眨眼23個春夏秋冬,23載寒來暑往,徐文華在工作中清掃過的路面長度累計起來長達7萬多公里,足以繞地球赤道一圈半,可以往返天津和他的家鄉河北景縣150多個來回,可他卻從未回家度過哪怕一個春節。
2010年1月,一場50年不遇的大雪突然覆蓋了津門。當時正回鄉探望病危母親的徐文華,從電視中得知雪情后不顧家人反對和交通不便,自己費盡周折搭乘一輛私家車趕回天津,積極投入到清雪的工作中。
徐文華常常利用下班和休息時間主動幫助工友扎掃帚,修垃圾車,經他手補過的車胎就有上千條,為單位節約8000多元的維修費。
2008年,徐文華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并且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首位落戶津門的農民工,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還通過天津大學遠程教育圓了20年的大學夢。
作為一名環衛一線的黨員,徐文華立足崗位,埋頭苦干,臟活累活搶著干,困難面前挑重擔。
在掃道組里,工友楊勇評價徐文華:不僅工作肯吃苦,帶頭干,而且熱心腸,愛助人。
身披晨露出門,衣浸汗水回家就是徐文華多年的工作寫照。為了給天津市民營造一個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徐文華一心扎在工作上,每天在崗時間往往超過10個小時,從2010年7月1日至今,他只同家人一起吃過7頓飯。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是徐文華心頭的一大遺憾。
徐文華說:“我不是一個好兒子,在母親彌留之際,最需要我的時候離開了她;不是一個好丈夫,家中的大事小事都交到妻子肩頭;不是一個好父親,沒有陪伴女兒成長,為她輔導功課。但讓我驕傲的是,我是一名合格的環衛工人,是一名對得起黨和人民的共產黨員。”
上一篇:環保袋和著名服裝設計師
下一篇:用筆宣揚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