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的手帕
那些許多已故和健在的大人物其實都是習慣用手帕的。如果從環保的角度說,這就是以身作則的環保行為。但是,今天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使用餐巾紙。你有沒有想過大量使用餐巾紙會給環境造成很多負擔?
在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故居里,陳列著宋慶齡生前用過的三塊手絹,手絹的角上,都繡著一個字母“S”。其中一塊較新的手絹,是宋慶齡在公眾場合用的;另外兩塊是她平時用的,顯得很薄舊。雖然如此,宋慶齡還是不舍得扔掉,一直用到最后。在俄中友協紀念宋慶齡誕辰110周年茶話會上,當時年過八旬的柳德米拉女士說,宋慶齡是一位最值得敬佩的中國女性,她代表了中國女性最美好的形象。并向朋友們出示了宋慶齡送給她的珍貴禮物:三塊由宋慶齡親手繪制的手絹,上面還有宋慶齡的親筆簽名。
周恩來總理外交上的一件趣事,也可以看出那時的人們都是習慣于使用手帕的。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日內瓦出席日內瓦會議。會上,一個美國記者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于禮節沒有拒絕。可是當他們握完后,這個美國記者突然大聲說:“我怎么能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說著掏出自己的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才和周恩來握過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進自己的褲兜。這明顯是一種挑釁行為。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周總理的隨從更是為他捏著一把汗。只見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從容地從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塊手帕,把手擦了擦,然后走到一處拐角,把這個手帕隨手扔進了痰盂,并且說道:“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干凈了!”周總理的意思非常明顯:那個美國記者用手帕擦完手又裝到褲兜里,說明手帕還是可以用的;而周總理的手帕因沾染了這個無恥小人的細菌反而再也洗不干凈了,所以只好把它扔到痰盂里去。那位美國記者也感到無地自容。在場的人無不敬佩周總理的聰明機智。
在浙江赴京出席2008年兩會的列車聚會上,53歲的全國人大代表陳飛從褲兜里掏出一塊手帕告訴省委書記趙洪祝,這趟列車上,可能只有他一個人用手帕。而不料趙書記立刻笑呵呵地掏出了一塊手帕說:“我一直隨身帶著手帕的。”陳飛先是一愣,然后他和大家一起,為“環保書記”鼓起了掌。這次,陳飛帶了兩件特殊“行李”:一新一舊兩個菜籃子、一條手帕,還托運了56只竹籃和3000條手帕到兩會現場,他說:“一包餐巾紙只能用一天,一塊手帕至少能用一年。我要把這些竹籃與手帕帶到大會上,送給與會代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大聲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環保!”
“少用餐巾紙,小事有深意!”這是2008年兩會期間,臺州市委書記張鴻銘將事先準備好的二十條手帕分發給與會者,并解釋說的話。
曾被《華盛頓郵報》譽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一位思想家”的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在學術界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他認為美好生活的標準是,讓人感覺滿足、幸福而安全。自從1974年創辦從事全球環境問題分析的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以來,他就遠離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他用一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生活方式詮釋著一個簡單而執著的追求,那就是不想因為一次性的紙巾把森林毀滅,不想因自己的奢侈和浪費額外加重地球的負擔。所以30多年來,這個富有的美國老人一直只用手帕,從不用紙巾;也從來不開汽車;家里每個月的電費還不到兩位數。
曾經有媒體半開玩笑地說“誰當美國總統無所謂,只要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就成”。擔任過5屆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有一次,一位記者捕捉到他擦鼻涕的鏡頭,并在報紙上登了出來。但細心的人發現,這位美國重要的人物用的恰恰也是一塊布質的手帕。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早上奧巴馬在和米歇爾·克林頓通話中,得知他的祖母去世的消息。就在下午,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2. 5萬名民眾面前發表演講時,奧巴馬提到自己的祖母。動情時,不禁潸然淚下。奧巴馬很快從衣兜里掏出手帕擦拭淚水。而這一天是公布美國總統競選結果的前一天。幸運的是,他成功地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44任總統。
一名記者問已經卸任的第43任總統布什:“作為總統,你褲袋里有什么?”布什隨即把手插進褲袋里找,結果只拿出一塊白色的手帕。為表示手帕就是自己褲兜里的全部,布什還幽默地將兩個褲袋全部翻出來——里面確實什么也沒有了。而且他還連連說:“你都看到了。沒有錢沒有錢包。”
上一篇:國內外明星誰將爭得低碳桂冠
下一篇:天津農民自掏腰包宣傳環保知識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