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我們的世界并不是單調(diào)乏味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我們的思想并不是統(tǒng)一簡單的,而是多樣靈活的。世界因為“和”而寧靜,因為有不同的思想才擦出耀眼的火花。
中國古代的文化的興衰,猶如我們耳邊的警鐘,時刻警示我們:和而不同方為真正和諧,追求表面太平只會招致災難和恥辱。
在“大一統(tǒng)”時代,統(tǒng)治者在實現(xiàn)政治一元化的同時,在文化領域也追求“和”,先有秦始皇獨尊法家焚書坑儒,后有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于是古代中國的文化界就此“穩(wěn)定”,但也日益失去生機。取得統(tǒng)治地位的學派成為了統(tǒng)治者粉飾太平的工具,日益僵化腐朽,而非統(tǒng)治思想則被視為“妖言惑眾”遭到打擊摧殘,到了明清,中國古典思想終于徹底走進死胡同,知道鴉片烽火驚醒華夏,中華文化才迎來新生。
中國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保持人民幣不貶值的負責任行為,有效地減輕了東南亞國家的壓力。中國以節(jié)能減排的重大戰(zhàn)略措施和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作出了貢獻。即使如此,中國在實踐“和”的過程中還不是盡善盡美的,卻是盡心盡力的,讓我們更加相信,“和”不僅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和”是一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智慧、價值和理想。它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來表達和豐富當代中國的新理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個人應該也是如此吧。只有獲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將個性極強的字,幻化為一體。和而不同,方能造就和諧,在我們投入絢麗的現(xiàn)代生活中,讓我們保持這和諧的文化底蘊,在和諧中成長。
上一篇:史佳燚《和而不同》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蘇淇《和而不同》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