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學習的成果靠什么
學習的成果靠什么? 靠積累。積累需要時間,而時間又靠平時的每一天,每一刻。記得有位名人對此曾作了精辟論述,大意是: 我從來不認為半個小時是微不足道的,我所有的成就都是從這樣無數的半個小時積累起來的。古人說的“聚沙成塔”,大概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想在學習上取得成果,就必須珍惜每一天,每一堂課,甚至每一分鐘的學習時間。
學貴于勤,積累與勤勞是不可分割的。只要翻開歷史,不難看出,有不少科學家、文學家、美術家,為祖國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學(化)遺產,為后代創造了許多精神財富,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但是,在他們偉大成就的背后,卻付出了多少辛勤和勞苦啊!
學習成果的取得,沒有什么捷徑,也沒有什么“寶葫蘆”,全靠積累和勤勞,讓我們在學習上不斷積累,勤學苦練,摘取豐碩的成果吧!
(浙江寧波一考生)
295 不稱職的父親
人們都稱贊,爸爸是個好大夫,絕對稱職的大夫。但在家里,決不是個稱職的爸爸,自然也不是個稱職的丈夫。他從不陪我玩,也不幫媽做家務,在他的心目中,只有病人,病人! 所以,我寧可做他的病人,也不做他的女兒。
爸爸好忙呀! 按理說,星期天總該盡一點做爸爸、做丈夫的義務吧,其實不然,甭想見到他的人影,連節日也不例外。比如,今年春節,大年初一上午吃了幾只湯團,就匆匆忙忙上醫院去了,說是“查病房”;年初二一清早,撇下一句話:“今天我值班。”就徑直向醫院而去。那天我家來了許多客人,我和媽媽忙里忙外,累得直喘氣。可是爸爸呢,不來幫忙也罷,到了吃晚飯時還不見他的影兒。等我們把客人送走,已經(晚上)九點多鐘了,他才蹬著那輛破自行車回家。一進家門,他便直嚷嚷:“肚皮餓癟了。”正在生氣的媽媽,只好噘著嘴到廚房替他熱飯菜。我問他:“今天家里客人很多,也不回來招待,晚飯也不來一起吃,你到底在干什么?”爸爸頭也不抬:“忙哪!”兩個字就把我的話匣子堵住了。我的不稱職的爸爸呀!
爸爸又好苦! 如果晚上不值班,晚飯后甩下碗筷去看他的醫學書,一人多高的書架里的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有幾本,不知看了幾遍。那股讀書苦勁兒比我這個初三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每當更深夜闌,我一覺醒來,朦朧中還看見他在燈下一邊看書一邊摘記……
爸爸常常忘了吃晚飯。有天夜晚,飯菜早已涼了,爸爸還不回來,我只好奉命去醫院找他。候診室里的病人真不少,我提醒爸爸該回家吃飯了,他淡淡地說:“快好了,快好了!”我無可奈何地在外面等著他。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爸爸終于洗完了手出來了。我剛迎上去,爸爸突然用手按著腹部,看來他的胃病又發作了。他每天這樣廢寢忘食,“不思茶飯”,豈有不得胃病之理!爸爸掏出隨身帶著的“三九胃泰”吞了下去,說:“沒事,沒事。”我的不稱職的爸爸呀,你能治好別人的病,卻治不好自身的胃病!
爸爸曾經坦誠地承認:“在家里,我確是個不稱職的爸爸和丈夫。可是,為了病人,為了醫學事業,只能如此。”我還能說什么呢?不稱職的爸爸,為了神圣的醫學事業,就讓您“不稱職”下去吧,您的女兒支持您!
(浙江寧波市一考生)
【評點】
這是中考作文優秀答卷。試題如下: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作文題。
據有的科學家計算,1只蜜蜂要釀出1公斤蜂蜜,需要來往飛行大約30萬公里,吮吸大約1200萬個花朵的液汁。每次采集回來還需要把液汁從胃里吐出來,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到140次,液汁才成為蜜汁。但這時候的蜂蜜還會有大量的水分,不適宜于儲藏,蜜蜂還要不斷地鼓翅扇風,使水分蒸發掉,最后變成濃稠的蜜糖。
(1)以“甜蜜的果實來自辛勤的勞動,要想在學業或工作上獲得成功,就得下苦功”為中心議題,寫一篇不超過300字的議論性短文,題目自擬。
(2)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記為甜蜜的事業而辛勤勞動的人的記敘文,題目自擬。要求: ①選取幾件平凡小事,突出所記敘人物某一方面的優秀品質;以記敘為主,并有適當的議論或抒情。②字數不少于500。
這是根據同一材料寫一篇議論文和一篇記敘文。
第(1)題的題干限定了議論的中心。答卷緊扣議論中心,把握材料的內涵,就“學業上的成功”立論,先論積累,后說勤勞,最后歸總,說理清晰明快,且能論及積累與勤勞的關系。
第(2)題寫記敘文,屬幾事一人一品,即通過幾件平凡的小事表現一個人某一方面的品質。答卷通過三件平凡小事,表現了一個大夫(爸爸)一心為病人的優秀品質。敘述角度選取乖巧: 視角選在家里,從家里折視他在醫院里的醫德醫風,以在家的“不稱職”反襯他在醫院里的“稱職”,以他作為一個丈夫、父親的“不稱職”反襯他作為一個大夫的“稱職”。
這兩題都是材料作文,以上兩份答卷,都照應了材料的內涵,但如果能調用原材料,或作為例證,或作為喻體,那么,內容就會更豐滿。
上一篇:《《南京條約》兩題》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失去的樂園》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