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壁遺經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魯恭王傳》:“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于其壁中得古文經傳。”《漢書·藝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 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于是懼,乃止不壞。”《尚書》漢·孔安國《正義》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家書于屋壁。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濟南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口以傳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百篇之義,世莫得聞。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宅,悉以書還孔氏。”
【今譯】 秦始皇焚書坑儒,天下學士紛紛逃散。據說漢代孔安國 (孔子后裔) 的先祖子襄將書藏在屋內墻壁中。漢初開設學校,征求能講經的儒生,濟南有伏勝,年已過九十,能講授尚書,孔安國即隨之學習。漢武帝時,魯恭王準備擴大修建宮室,要將孔子舊宅拆掉,在屋壁中發現孔氏先人所藏的古文虞夏商周的文書及論語、孝經等幾十篇,都是蝌蚪古文,又聽到有奏樂的聲音。魯恭王因此不敢再拆毀,將書還給孔家。
【釋義】 后以此典指古代典籍; 也用以詠有關史事。
【典形】 壁藏書、壁經、壁中書、傳經魯壁、壞壁、壞宅、孔壁、孔壁遺經、魯壁、魯壁弦歌、魯宮藏篆、宣尼壁、遺經、壁出遺經、探亡篇、旁搜古壁、書向壁中留、壁中絲竹、屋壁詩書、經傳孔壁、聞金絲、宅聞絲竹。
【示例】
〔壁藏書〕 唐·張祜《酬房子客郊居》:“近日稍聞池盡墨,他時誰見壁藏書。”
〔壁經〕 清·顧炎武《次耕書來言時貴有求》:“兒從死父傳楹語,帝遣生徒受壁經。”
〔壁中書〕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二八七:“從此不揮閑翰墨,男兒當注壁中書。”
〔傳經魯壁〕 清·王夫之《答黃度長》:“傳經魯壁聞絲竹,述酒柴桑訪秫粳。”
〔壞壁〕 金·元好問《曲阜紀行》之一:“攝齊念升堂,壞壁想藏書。”
〔壞宅〕 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挾書秦二世,壞宅漢諸王。”
〔孔壁遺經〕 明·陳子龍《壽梁溪封太史馬公》:“曾收孔壁遺經在,新錫龍門世史名。”
〔魯壁〕 宋·劉筠《勸石集賢飲》:“魯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魯壁弦歌〕 明·李東陽《送孔公璜三代學錄》:“虞廷禮樂新籩豆,魯壁弦歌舊典墳。”
〔魯宮藏篆〕 唐·張說《洛州張司馬集序》:“魯宮藏篆,汲冢遺編,無不日覽萬言,暗識三篋。”
〔宣尼壁〕唐·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詩》:“經出宣尼壁,書留晏子楹。”
〔遺經〕宋·曾鞏《寄王介卿》:“周孔日已遠,遺經竄墻壁。”
上一篇:子陵釣澤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孝先便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