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泣魚是什么意思
【典源】《戰(zhàn)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余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謂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內(nèi),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 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內(nèi)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今譯】 魏王與寵臣龍陽君一起在船上釣魚,龍陽君釣得十幾條魚后忽然哭泣。魏王問:“有什么不舒服嗎? 如果有,為什么不告訴我?”龍陽君說:“臣沒什么不舒服。”魏王問:“那又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臣是為了王釣到的魚啊。”魏王又問:“什么意思?”他回答:“臣剛釣到魚的時候,非常高興,但后來釣到的更大,現(xiàn)在我簡直想把前邊釣到的小魚扔掉了。我這么丑陋,而有幸得為王侍奉枕席。我今天封爵至君,使人見了我就躲避不迭。天下的美人亦是很多的,聽說我得寵于王,一定會蜂擁而來接近王。我就如同那前邊釣到的小魚一樣,將會被拋棄了,我怎么能不悲傷呢?”魏王說:“你想錯了。有這種顧慮,怎么不早告訴我?”于是在國內(nèi)下令:“有敢推薦美人的滅族。”
【釋義】 后以此典感嘆恩寵衰退,而被拋棄。
【典形】 懷猜非后釣、龍陽恨、龍陽泣魚、孌童泣垂釣、泣船魚、泣前魚、棄魚、前魚、安陵與龍陽。
【示例】
〔懷猜非后釣〕 南朝梁·蕭鋼《孌童》:“懷猜非后釣,密愛似前車。”
〔龍陽恨〕 唐·李賀《釣魚詩》:“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余。”
〔龍陽泣魚〕元·白樸《梧桐雨》:“主上恩移寵衰,使妾有龍陽泣魚之悲,班姬題扇之怨。”
〔孌童泣垂釣〕 南朝梁·何遜《春夕早泊和劉咨議》:“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
〔泣船魚〕 唐·長孫左輔《宮怨》:“重遠豈能慚沼鵠,棄前方見泣船魚。”
〔泣前魚〕 南朝齊·陸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矯后駕,安陵泣前魚。”
〔棄魚〕 明·高啟 《妾薄命》:“棄魚感淚多,當熊慚力弱。”
〔前魚〕 明·湯顯祖《紫釵記》:“他從來鰥處,比目不曾瞅。問前魚何處有。”
上一篇:龍伯釣鰲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一枕黃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