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長安遠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初學記》卷一引南朝梁·劉劭《幼童傳》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東晉明帝司馬紹年數歲時,有次坐其父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他洛陽的情況,不禁流淚。司馬紹問為什么哭?元帝告訴他因為中原動亂,皇室東渡長江的經過。又問司馬紹:“你覺著長安與太陽哪個遠?”司馬紹答:“太陽遠,從未聽過有人從太陽邊來,因此知道。”元帝很驚異。第二天會集群臣宴會,告訴他們這回事,又問司馬紹這個問題。司馬紹答道:“太陽近。”元帝奇怪,問:“你怎么與昨天回答的不一樣?”司馬紹說:“舉頭只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接近皇帝,蒙受賞識; 或指向往京都、朝廷而無法達到。
【典形】 長安不見、長安近、長安日、長安日近、長安遠、日近長安遠、日遠長安、知日近、長安近日邊、出門望長安、洛陽遠如日、舉頭唯見月。
【示例】
〔長安不見〕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長安近〕 清·趙翼《哭璞涵之訃》:“空懸望眼長安近,欲返遺骸蜀道難。”
〔長安日〕 唐·岑參《憶長安曲》之一:“長安不可見,但見長安日。”
〔長安日近〕 明 · 湯顯祖 《紫釵記》:“回首長安日近,東方送使君,南陌恨閨人。”
〔長安遠〕 唐·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相思休話長安遠,江月隨人處處圓。”
〔日近長安遠〕 清·孔尚任《桃花扇》:“日近長安遠,加鞭,云里指宮殿。”
〔日遠長安〕唐·駱賓王《上廉察使啟》:“既而日遠長發,出蓬門而西笑;云飄吳會,遙松浦以南浮。”
〔知日近〕 清·黃遵憲《車駕駐開封府》:“舉首長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遷延。”
上一篇:無酒酌公榮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