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立祠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循吏傳·朱邑傳》:“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初邑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今譯】 漢代朱邑字仲卿,年輕時擔任舒地桐鄉的鄉官,公平清廉,愛護百姓,從未鞭笞過人,關心老人孤寡,當地吏卒百姓很敬愛他。后來朱邑年老病危時,囑咐他兒子說:“我曾做過桐鄉鄉官,當地百姓愛我,一定把我葬于桐鄉,后代子孫祭祠我,不如桐鄉百姓。”死后子孫將其葬在桐鄉西城外,百姓果然為他建墳立祠,年年奉祭,一直不絕。
【釋義】 后以此典稱譽官吏廉潔愛民,受百姓愛戴。
【典形】 碑滿桐鄉、長祠仲卿、廟似桐鄉、食于桐鄉、桐鄉愛、桐鄉遺烈、桐鄉置祠、桐鄉余謠、桐鄉遺老泣、桐鄉遺惠。
【示例】
〔碑滿桐鄉〕 明·徐渭《復西溪湖為朱令賦》:“碑滿桐鄉朱令廟,樹陰柳岸召公棠。”
〔長桐仲卿〕 宋·蘇軾《置徐州馬上走筆寄子由》之五:“便恐桐鄉人,長祠仲卿墓。”
〔廟似桐鄉〕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崔說神道碑》:“社如齊地,廟似桐鄉,銘功贊德,碑闕相望。”
〔食于桐鄉〕 宋·蘇軾《何公橋》:“持節復來,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鄉。”
〔桐鄉愛〕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賦此詩》:“邑有桐鄉愛,山余黍谷暄。”
〔桐鄉遺烈〕 晉·潘尼 《贈河陽》:“桐鄉建遺烈,武城播弦歌。”
〔桐鄉置祠〕 唐·王維《魏郡太守上黨苗公德政碑》:“棠樹勿翦,何如審像圖形; 桐鄉置祠,豈比耳聞身及。”
上一篇:樹桃李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桑下三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