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復生是什么意思
〖典源〗《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劉〕備住荊州數年,嘗于〔劉〕表坐起至廁,見髀(股部,大腿)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釋義〗劉備說自己久離鞍馬,大腿上的肉又長了起來。后遂用“髀肉生、生髀肉、髀生肉、撫髀、消髀肉”等自嘆久處安逸,虛度光陰,不能有所作為。
【髀肉生】白居易《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詩:“戰袍破猶在,髀肉生欲圓。”陸游《春晚》詩:“蹇驢閑后詩情減,陣馬拋來髀肉生。”
【生髀肉】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之四:“青衫老從事,坐穩生髀肉。”
【髀生肉】趙翼《奉命赴滇從軍征緬甸》詩之一:“正愁年少髀生肉,尚有家傳膽滿身。”
【撫髀】高啟《荊門壯士歌》:“三撫髀,壯士起,劍風騷勞發上指。”吳偉業《楚兩生歌》:“將軍聽罷據胡床,撫髀百戰今衰病。”
【消髀肉】羅隱《魏博羅令公附卷有回》詩:“馬上固慚消髀肉,幄中由羨愈頭風。”趙翼《七十九自述》詩之十九:“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馬蹄間。”
上一篇:食蔗從梢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魚水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