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盡轑釜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時,嘗辟 (bi) 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 (li) 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薄稘h書·楚元王傳》亦載,“辟事”作“避事,”“巨嫂”作“丘嫂”,“櫟釜”作“轑(lao) 釜”。
【今譯】 漢高祖劉邦微賤時,曾因避事,經常帶著客人去他大嫂家吃飯。久而久之大嫂覺得厭煩,等劉邦又與客人來時,大嫂故意用勺子在鍋邊刮出聲響,表示羹飯已盡,客人只好走了,劉邦后來發現鍋中尚有羹飯,因此怨恨其嫂。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情淡薄或受到冷遇。
【典形】 戛釜、轑釜、轢釜、厭丘嫂。
【示例】
〔戛釜〕 宋·陸游《病中臥聞舂聲》:“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齋竟始鳴鐘?!?/p>
〔轑釜〕 宋·陸游《自山中夜行還湖上》:“登盤絕愛畦韭美,轑釜未厭溪鱗腥?!?/p>
〔轢釜〕 金·元好問《女幾山避兵送李長源》:“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p>
〔厭丘嫂〕 宋·蘇軾《哭刁景純》:“但知從德公,未省厭丘嫂?!?
上一篇:美人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翻云覆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