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辭寶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治玉的工匠),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事亦見《韓非子·喻老》、《淮南子·精神訓》、《新序·節士》、《呂氏春秋·異寶》等。
〖釋義〗子罕不受別人的寶玉,把不貪這樣一種品格作為自己的珍寶。后遂用“不貪為寶、不貪寶”等表示廉潔守分。
【不貪為寶】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宋人獻玉,不貪為寶;伯成子高,守仁為富。”《隋書·韋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
【不貪寶】周曇《詠史詩·春秋戰國門·宋子罕》:“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蘇軾《王晉卿示詩欲奪海石》詩:“守子不貪寶,完我無瑕玉。”又《夢中作寄朱行中》詩:“至今不貪寶,凜然照塵寰。”
上一篇:娜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孫康映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