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頌振履是什么意思
【典源】 《莊子·讓王》:“曾子居衛(wèi),緼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縰而歌《商頌》; 聲滿于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韓詩外傳》卷一記為原憲事。
【今譯】 春秋時,曾子住在衛(wèi)國,穿著破爛的麻袍,面色浮腫,手腳起繭。他生活困窘,竟三天做不上一頓飯,十年不添制一件衣,正一正帽子,帽纓卻弄斷了,拉一拉衣襟,胳膊肘卻露出來,提一提鞋子,又露出腳后跟。然而他高唱《商頌》,聲震天地,有如金石之音。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處困境仍氣度不凡; 或形容安貧樂道。
【典形】 商歌出金石、商聲謳、商頌振履、振履出商音。
【示例】
〔商歌出金石〕 明·高啟《白水冒我田》:“商歌出金石,愧無圣人師。”
〔商聲謳〕 唐·韓愈《駑驥贈歐陽詹》:“寄詩同心子,為我商聲謳。”
〔商頌振履〕 宋·蘇軾《諸公餞子敦》:“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振履出商音〕 宋·蘇軾《次韻鄭介夫》之一:“相與嚙氈持漢節(jié),何妨振履出商音。”
上一篇:周處除三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圖窮匕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