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婁安貧是什么意思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釋義]戰(zhàn)國時的高士黔婁先生死去,曾子前往吊唁。上堂見先生的尸體擺放在窗下。頭枕土坯,身臥草墊,破棉袍沒有外罩,蓋的布被短得不能把頭腳全蓋上。曾子說:“先生在時,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死后首足暴露在外,身旁祭品中沒有酒肉,生前未享安樂,死后沒有榮耀,怎么能以康為謚號呢?”黔妻解釋說:“以前君王想讓他擔(dān)任國相,他推辭不就,因此他顯貴有余。君王曾賞賜他三十鐘粟,他辭而不受,因此他富足有余。先生甘貧守賤,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為富貴而得意,追求仁義就得到了仁義,謚號為康,不是很合適嗎?”曾子感嘆:“只有黔婁先生這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妻子。”[用法]指困頓貧寒的文人隱士;用“康子婦”表示甘于清貧,與夫志同道合的妻子。[常用形式]康子高才黔婁黔婁生黔婁模樣黔婁貧黔婁憂患黔婁衾黔婁衣康子婦[例]“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晉·陶潛《詠貧士》之四)|他忍受黔婁憂患,為文學(xué)灑盡心血,為后人所敬仰。
上一篇:黑甜鄉(xiāng)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黔驢之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