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籬是什么意思
《左傳·昭公九年》:西周初年,天子開始分封諸侯。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封立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周公的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孫一般都得到封地,做大小諸侯,諸侯必須遵守周朝制度,向周天子朝貢。晉國為周朝所封侯國。春秋周景王時,周朝甘大夫襄與晉國閻縣大夫閻嘉為一塊田地的歸屬而爭執(zhí)。晉國梁丙、張趯(ti)則率兵攻打周朝潁(ying)地。周景王便派詹桓伯出使晉國責(zé)備晉平公:“我周朝先輩分封各位,只用竹木籬笆(藩籬)使之與周朝相隔,以便于互相救助。怎能因時間的推移而忘記先輩的初衷呢?”
引用義:界限、限制。[例]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沖破陳規(guī)陋習(xí)的藩籬,如果墨守成規(guī),不敢越雷池一步,則將一事無成。
上一篇:薏苡興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蟻行磨上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