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春秋末年,吳國和越國世代相仇,攻伐不休。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即位,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屈辱求和,對吳國稱臣歸附,并親至吳國作人質(zhì),侍侯夫差,喂馬三年,十分謙恭謹慎,深得夫差好感,被釋放回國。勾踐回到越國,決心刻苦自勵,報仇雪恥,訓(xùn)練軍隊,發(fā)展生產(chǎn),自己臥于薪柴之上,懸苦膽于坐臥處,出入飲食時嘗膽,自問:“你忘記越國之恥嗎?”還親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于公元前482年發(fā)兵攻吳,直搗吳國國都姑蘇(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再次興兵,終于滅吳稱霸。
引用義:比喻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例]六十年代初,中國人民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勝利度過了三年困難時期。
上一篇:南遷虞翻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厲兵秣(mo)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