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涂西抹是什么意思
【典源】 五代·王定?!短妻浴肪砣骸把ΡO (逢) 晚年厄于宦途,嘗策羸(lei) 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回避新郎君!’逢囅然,即遣一介語之曰:‘報道莫貧相! 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p>
【今譯】 唐代薛逢在朝中任秘書監,晚年失意。他曾騎瘦馬上朝,正值新進士魚貫而出。前導的人見薛逢的隨從很少,便喝斥說:“回避新進士!”薛逢不禁失笑,遣一仆人上前說:“不必如此高聲大氣的,老婆婆年少時也曾涂脂抹粉過呢。”意為自己年輕時也曾為進士。
【釋義】 后以此典指少年得意的時光; 或用以謙稱自己寫詩著文。
【典形】 阿婆三五、東抹西涂、東涂西抹、老婆三五、三五阿婆、三五少年日、西抹東涂、誰知前進士。
【示例】
〔阿婆三五〕 宋·張孝祥《浣溪沙·再用韻》:“緩攜綸旨鳳池東,阿婆三五笑春風?!?/p>
〔東抹西涂〕 金·元好問《論詩》之十五:“世間東抹西涂手,枉著書生待魯連?!?/p>
〔東涂西抹〕 金·元好問《自題寫真》:“東涂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誤半生?!?/p>
〔老婆三五〕 宋·蘇軾《南歌子》:“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p>
〔三五阿婆〕 清·王夫之 《落花諢體》之十:“三五阿婆曾莽撞,八千淚眼盡寒窮?!?/p>
〔三五少年日〕 宋·黃庭堅《戲答王定國》:“非復三五少年日,把酒償春頰生紅。”
〔西抹東涂〕 宋·陸游《和陳魯山》之九:“窶儒可憐生,西抹復東涂?!?
上一篇:東方三千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東皇司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