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捉到一只狐貍,正準備吃掉它。
這時,狐貍說:“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獸的領袖,如果您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就和狐貍同行,群獸見了它們,都紛紛逃跑。
老虎不明白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貍。
把客觀的真理假托為領導的判斷,或是老板的意見提出來,就形成了【真實真理】。狐貍自身可能一點兒說服力也沒有,然而,有老虎在身后,事情就完全不同了。真實真理正是利用了同樣的原理。
在實踐中,真實真理的說服力是驚人的。不能不承認,相對于直接管理者的人微言輕,其真理的說服力有限,而領導的話、老板的話的說服力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這樣的情形,一方面有其歷史和文化背景。比如說國人對于權力與生俱來的敬畏;另一方面,這幾年的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大學擴招等現實原因,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真實真理的效果雖然不錯,但我建議不要頻繁使用它。因為這不但不利于樹立管理者自身的權威,而且由于對于接受者而言這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遺癥——執行中的低效率。
上一篇:主動示弱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超越工作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