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杯子哲學(xué):破了的杯子更幸福
一群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社會上待了幾年的年輕人,相約一起回到大學(xué)校園聚聚,并看望老師。看到幾年未見的學(xué)生們,老師非常高興,關(guān)切地詢問每個學(xué)生的近況。
學(xué)生們跟老師聊得很起勁,就像上學(xué)那會兒,有說不完的話。話題也從剛剛畢業(yè)的興奮,轉(zhuǎn)到目前工作和生活上的種種壓力,每個人都抱怨著自己的不如意。聽了學(xué)生的抱怨后,老師笑了笑,沒有發(fā)表任何評論。看大家說得都累了,老師起身拿來一些杯子,那些杯子有陶瓷杯、塑料杯,還有玻璃杯。有的杯子沒有任何花紋和圖案,看上去很普通;有的杯子則做工非常精致,似乎非常高檔的樣子。老師將杯子全部放在桌子上,讓學(xué)生們挑選自己中意的杯子,然后倒水喝。
當每一個學(xué)生都拿到一個滿意的杯子,并在那里邊喝水邊休息的時候,老師對大家說:“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到一件事?剛才我拿來很多杯子,讓你們從中挑選自己中意的?,F(xiàn)在,那些做工精細、價格昂貴的杯子基本上都在你們手里,剩下的這些則是最便宜、最普通的杯子?!贝蠹沂植唤?,老師為什么這個說。一個學(xué)生問道:“我們都希望用一個漂亮的杯子來喝水,這有什么問題嗎?”。
老師說:“你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最好的東西,這就是你們工作和生活壓力太大的根本原因。其實,你們現(xiàn)在真正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你們卻為了挑選一個更好的杯子而煩惱著。如果生活是我們所需要的水,那么,工作、金錢、社會地位就是盛水的杯子。所以,這些外在的東需只是維持生活的工具,并不能從根本上決定生活的質(zhì)量。如果我們過于注重杯子的外表,恐怕誰都沒有時間顧及杯子里的水,更不用說享受水的滋味了?!?/p>
是啊,如果杯子破了,我們就可以更好的品味水的滋味。這就是破杯子哲學(xué),工作、金錢、社會地位等承載生活的杯子如果破掉了,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很幸福。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幸,就算真有什么不足也沒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你選擇什么樣的生活。很多時候,杯子不小心打破了,生活反而會給予你更多。
總是覺得命運不公,整天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時時灰心喪氣,看上去就像一頭喪家之犬。這樣的人,不僅自已每天活得窩窩囊囊,周圍的人看著也心煩。為什么不用精神抖擻替代萎靡不振?為什么不用滿面春風替代怒氣橫秋?為什么不用神采飛揚代替垂頭喪氣?為什么不用光彩照人替代意志消沉?
生活需要我們振作起來,就算你沒有了盛水的杯子,就算翅膀受傷了,你也一樣可以飛上藍天,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的小時候,他家里的生活比較拮據(jù),父母每天都要到外面找活做,特別是父親,整天都是早出晚歸,根本沒時間陪孩子。
一個寒冷的冬天,西科斯基的母親跟往常一樣,外出攬活去了,年僅4歲的西科斯基獨自在火爐邊玩耍。一不小心,他將爐火上滾燙的開水壺給碰倒了,開水灑在他的雙手上,一雙小手被嚴重燙傷。雖然也接受了治療,但他的一雙手掌還是變了形。從此之后,那一雙向一邊傾斜的手掌,就成了西科斯基羞于見人的傷疤。
西科斯基曾經(jīng)是一個開朗而頑皮的孩子,可現(xiàn)在,他變成了一個自卑而脆弱的孩子。每天放學(xué)回家后,他總是雙目無神地望著天空中,對著那些飛來飛去的鳥兒發(fā)呆。也許,只有天上的飛鳥,才能成為他傾訴心事的對象。它是那么的不快樂!
對這一切,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西科斯基變得快樂起來嗎?有一天,西科斯基的母親從一個攤販那里買了一只竹蜻蜒,據(jù)說是來自中國的玩具。母親帶著那只竹蜻蜓回到家里,希望它能夠給西科斯基帶來一些快樂。拿著母親帶回來的竹蜻蜒,西科斯基雙手用力一搓竹蜻蜒的尾巴,竹蜻蜒的翅膀飛速地旋轉(zhuǎn)起來,竹蜻蜒一下子飛起來了,而且飛得很高,西科斯基開心地笑了。
母親也很高興,并趁機鼓勵西科斯基:“你看這只竹蜻蜒的翅膀,跟你的雙手多像啊!它的翅膀也是向一邊傾斜的,可這并沒有阻止它飛起來?!蔽骺扑够鶎⒅耱哐逊旁谑中模屑殞Ρ戎螅@訝地發(fā)現(xiàn),竹蜻蜓的翅膀真的很像他的手。既然竹蜻蜒可以用傾斜的翅膀飛翔,自己為什么不能用這雙傾斜的手,讓自己的理想飛翔呢?
從那時起,西科斯基就迷上了飛翔事業(yè)。12歲那年,小西科斯基就顯示了自己這方面的天賦,他成功制作出一架橡筋動力的直升機模型。長大后,他夜以繼日地刻苦鉆研,終于航空史上嶄新的一頁被揭開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直升機升空了,他成功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西科斯基不僅是世界著名飛機設(shè)計師,還是航空制造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一生之中,他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當多的貢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設(shè)計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發(fā)大型轟炸機及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是的,生活只給了西科斯基一雙殘疾的手,但他并沒有因為杯子不美麗而放棄。由于心中有一個夢,所以他可以讓理想自由飛翔。像西科斯基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讀者》上曾經(jīng)有一篇叫做《生命從明天開始》的文章,作者叫心曼,那個故事很感人。文中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1979年,是心曼全家命運的轉(zhuǎn)折年。這一年,她年輕的父親去世了,3歲的她和5歲的姐姐春曼同時患病,被一家大醫(yī)院確診為“嬰兒型進行性脊髓肌萎縮”。得了這種病的人,生活根本不能自理,穿衣、洗漱、大小便都得讓別人伺候。醫(yī)生說,目前這種病還沒有藥物可以治愈。母親鼓勵兩個女兒說:“你們的父親不在了,我們必須學(xué)會堅持,自己戰(zhàn)勝困難?!彪m然無法改變命運,但她們選擇逆風飛揚。
18歲那年,在弟弟用過的一摞小學(xué)生作業(yè)本的背面,心曼寫出一部4萬字的中篇小說,然后寄給了《三月風》雜志社。可惜的是,小說沒有被發(fā)表。
這件事對心曼打擊很大,她幾乎要對生活絕望了。她悄悄寫好了遺書,偷偷地準備了一瓶安眠藥。然而,就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候,《三月風》雜志社編輯給她寄來的一本詩集,名字叫做《我的生日沒有燭光》,同時還給她寫了一封信。信中,編輯講了那本詩集作者的故事,跟她得同樣的病,也沒進過學(xué)校,但他一直很樂觀,勇敢地跟病魔斗爭,并寫出了很多美麗的詩句。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還在贊美生活的美好。雜志社的編輯鼓勵心曼,請別放棄心中的夢想,再試一試好嗎?給自己找一個幸福的理由。這件事震撼了心曼,她受到極大的鼓舞。輕生的念頭沒有了,她發(fā)誓要好好活下去。
1995年,心曼完成《假如生活肯再給我一次機會》,向生活發(fā)出了心底的呼喚。這是一篇2000字的自傳體文章,她寫了整整三個晝夜。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由于時而昏睡時而清醒,她的手也不住地顫抖,所以字跡寫得歪歪斜斜。但是,她對生命渴望的呼聲超越了一切,這篇文章被發(fā)表在《中國青年》上??粗约旱奈恼伦兂摄U字,心曼放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此后,心曼和姐姐寫的散文、小說、詩歌,陸續(xù)被幾家報刊發(fā)表。隨著文章頻頻見諸報端,姐妹倆離夢想越來越近了,她們的人生也因此開啟了另一扇窗。
這就是真實的生活,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在乎杯子如何的人,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可以活出精彩;而那些在乎杯子美麗與否的人,只能一敗涂地,痛不欲生的活著。我想,凡是看重生活本身的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在你抱怨生活虧欠了自己的時候,不妨想想心曼姐妹倆吧!這些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舉手、一投足不過是平常而簡單的事情,但對她們來說,卻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在舉手投足間,她們揮灑著別人無法體會的汗水,可她們比很多人都幸福,因為她們可以用心聆聽生活。
上一篇:目標明確,才能啟程
下一篇:練就發(fā)現(xiàn)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