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劃的人,才能真正駕馭人生
對于人生而言,只有夢想當然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夢想始終停留在空想階段,就會使得人生變得空虛,缺乏力量。每個人要想真正駕馭人生,奔向成功的彼岸,就一定要在有了金點子之后馬上進行恰到好處的規劃,也要在有了計劃之后當機立斷地執行,最終行動才能推動夢想變成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是迷惘的一代,他們根本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地何在,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樣努力才能抓住生命的脈搏。為此,當他們虛度人生之后,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假如當初……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眾所周知,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后悔藥,生命的時光也絕不可能倒流。面對生命的磨難,面對那些不可多得的人生好創意,我們必須當機立斷將其落實到紙面上和行動中,才能讓它們具有價值,形成意義。
還有些朋友常常抱怨命運不公平,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遭受了重重壓力,而且自己真的已經拼盡全力,卻始終無法得到生活的饋贈,依然要面對生活的磨難和工作上的坎坷挫折,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句話恰恰告訴我們,面對人生,一定要做好準備迎接各種各樣的磨難和形形色色意外的打擊。否則,人生的所有夢想都會變得蒼白無力,變成空想,人生的一切設計也都會距離夢想越來越遙遠,變得毫無意義。當然,不排除有些朋友在聽到這樣的話時會覺得聳人聽聞,的確,這句話乍聽起來是有些夸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毋庸置疑,人生是離不開規劃的,也是必須全力以赴的。
世界上幾十億的人口,僅中國就有十幾億。假如人人都一味地抱怨,只怕怨氣會沖破大氣層,污染整個宇宙。每個人都必須清楚的一點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和享受生活,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快。很多時候,哪怕已經計劃得很周密,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更何況當計劃不夠周密或者完全沒有計劃的時候呢?所以我們既要重視計劃的作用,又不能迷信計劃的作用,而要適度把握計劃,從而讓計劃在人生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0世紀中期,為了研究計劃對于人生的理想,哈佛大學一位社會學教授專門針對1000名哈佛大學畢業生展開了調研。他對于每個學生都問了相同的問題:“你對人生有計劃嗎?”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會詢問學生的具體計劃。其實,在回答對人生有計劃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計劃是非常模糊的。經過一番調查和統計,教授發現這1000名學生中,真正有切實人生計劃的不足4%,而16%的學生盡管自稱對人生有計劃,他們的計劃卻是模糊的,他們對于人生的目標也不清晰。
轉眼之間,幾十年過去,當初走出校園時的青澀年輕人,已經走過人生最鼎盛的時期,進入老年階段。教授很執著,派出助手對曾經接受調查的1000名學生展開回訪。結果發現只有極少數學生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而那些有計劃但是計劃卻模糊不清的學生,盡管也過得不錯,卻稱不上成功。而剩下的學生中,除了有30多個學生聯系不上或者已經去世之外,都過著很平庸的生活,人生并沒有獨特和過人之處。收集和統計完調查結果后,教授發現那極少數處于社會上層的學生,恰恰屬于當年的不足4%之列。他們因為對于人生有著準確清晰的規劃,所以大學一畢業就展開了行動,努力奮斗,最終在生活和工作中事半功倍,也真正抓住了人生的脈搏。而那些生活平庸者,也都是在大學期間就毫無目標可言的人。
眾所周知,哈佛大學是全世界的最高學府之一,如此看來,哪怕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有很強的學術能力和專業技能,也會因為缺乏清晰的人生計劃,導致命運朝著平庸的方向發展。當然,作為普通人,我們并非畢業于哈佛大學,甚至連國內的名牌大學文憑都沒有。沒關系,只要你擁有清晰的人生計劃,只要你能以超強的行動力讓人生變得更有力量,那么你就能夠有所收獲。
要想加入幸運的4%行列其實并不難,只要認真思考人生、努力打造人生,我們就能夠成為人生的主宰,擁有人人羨慕、夢寐以求的生活。既然計劃會對人生產生如此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那么沒有計劃又會如何呢?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如果沒有計劃,人生就會被計劃掉。一個人哪怕能力再強,如果沒有計劃,也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東撞一頭、西撞一頭。如此一來,還談何成功呢?朋友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你不應該快得來不及認真思考和規劃人生,而是要在人生之中明確自己的位置,正確衡量和評價自己,從而堅定不移地走好人生之路。
上一篇:最美好的東西就是與他人的友誼
下一篇:機會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