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束縛住女人的不是生活而是自己
也許女人真的是上帝從男人身上抽出的一根肋骨,所以女人才不知倦怠地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個男人。愛情便也成了女人永恒的主旋律。為了愛,女人可以放棄一切,可以說女人天生就是能夠作出犧牲的人。
在事業上,女人的立場永遠是尷尬的。沖破古老禁錮的女人,和男人一樣,熱情似火激情滿懷的年華,也想用一腔熱血闖出一片天空。但婚姻和孩子永遠是女人事業路上的絆腳石,讓女人裹足不前。
為了愛情,為了婚姻,女人會選擇放棄優越的工作,美好的前途,一心一意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好像又回到了那個遠古的時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人把自己封閉在那個小小的圈子里,井底之蛙般從窗口望著外面的天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于是,女人的思想變得狹隘。總是擔心男人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里管不住自己的心,總想用敏銳的嗅覺從男人身上嗅到其他女人的味道。對于晚歸的男人更是層層考察,回回盤問。生怕一個不小心讓其他女人溜進男人的生活。久了,女人累了,男人煩了,愛情在猜忌中慢慢遠去。
慢慢地,女人的意識開始落后。當男人談起生意場的爾虞我詐,談起職場上的明爭暗斗時,女人只會傻傻地瞪著無辜的雙眼,似懂非懂地看著男人。沒有了心與心的溝通,沒有了神與神的交匯,兩顆心越來越遠,咫尺卻似天涯。
聰明自強的女人絕不會這樣,她們要出去工作,因為唯有工作能讓自己有社交圈,讓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至于一出門什么都不懂,工作讓女人不用依靠什么人生活,讓女人活得瀟瀟灑灑,自由自在。只有在工作中女人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才有自信,才有心情去享受生活。
美國人娜洛拉是一位黑人。她丈夫是美國海軍的一個后勤主管,她自己在銀行工作,年薪3萬多美元。她懷孕6個月就不工作了。孩子出生后,她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她每周去兩次健美俱樂部練腹部肌肉收縮,晚上去圖書館聽講座“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平時常常在院子里靠著躺椅讀小說。我問她,你也不上班,為什么把孩子送托兒所,她說這是我丈夫的安排,我丈夫說我懷孕9個月身體付出已經很多,如果產后不帶孩子能恢復更快一些。有時白天她常去別的女人家,聽音樂,和女友外出吃午飯。美國女人夫妻感情再好,也不放棄享受個人空間的樂趣。結婚有了孩子也絕不會影響美國女人的個人空間。她們明白生命是個體的,只有對個體生命意義的自我重視,才能喚起別人的重視,所以美國女人結婚后常常會一個人出來和婚前好友聚會。
娜洛拉雖然沒有出去工作,但是她內心并沒有受到束縛,她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像很多中國家庭婦女一樣,把自己交給了丈夫和孩子,沒有絲毫自己的時間和興趣。
聞迪是醫院護士,她們幾個好朋友每個季度都聚一次,誰也不帶孩子輕手便腳地“瘋一把”。她們的丈夫心甘情愿自己和孩子在家待一個晚上。聞迪的丈夫對我說,聞迪和婚前好友“瘋一把”回來能持續高興好幾天,再美滿的婚姻也不能包辦她所有的精神需求,她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
類似的生活在美國并不少見:星期天的上午,莎莉拿著一本小說,染著紅指甲,端著咖啡,坐在咖啡廳靠海邊的窗口,向著金門大橋遠眺,一坐一個上午。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女人會想,一個三個孩子的媽媽,周日把孩子扔在家,自己端著咖啡享受遐想的樂趣,這怎么行呢?莎莉卻認為和丈夫孩子在一起有天倫之樂,自己獨處有一種回歸時的靜謐,這是和愛人孩子在一起沒有的感覺。
同樣是家庭主婦,美國的家庭主婦過得津津有味,而不像中國家庭主婦一樣被束縛了手腳,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嚴格地說束縛自己手腳的并不是“家庭主婦”這一角色,而是缺乏自我意識的思想。
中國的家庭主婦從事的工作不是積極的創造,大多是周而復始地與垃圾、破壞作斗爭——掃地、洗衣、刷碗、擦桌子……她的工作只是為了繼續被破壞(雖然被破壞也是為了滿足男人的使用需要),但她并不直接從事社會創造,不能像男人一樣贏得社會的回報和尊重——這就導致了女人自身難以獲得滿足感、變得神經質。
是什么束縛了女人?是什么讓她們砍斷自己天鵝的翅膀做了一只母雞還沾沾自喜?不是生活,而是女人自己,是女人的觀念,束縛了女人。
放開那些所謂的束縛吧,為自己留出空間和時間,大膽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這樣的女人活得會更幸福,更快樂!
上一篇:有時要睜大雙眼,有時要閉一只眼
下一篇:杰出的“大”女人是“大氣”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