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定律——找到心鎖,打開成果溝通的大門
美國職業培訓專家史蒂文·布朗曾提出:一旦找到打開某人心鎖的鑰匙,就能夠用它反復打開他的心鎖,而找到那把心鎖則是良好溝通的開始。知道別人最在意什么,別人的意愿才能在你的把握之中。
日常交往中常常會發現,當你希望和對方實現有效溝通的時候,忽然發現對方由于某種原因陷入了一個“作繭自縛”的桎梏里,與任何人都格格不入了。這時候你會發現,他情緒非常不好,一直若有所思或陷入迷茫;他顯得有點兒怪僻,對任何試圖與他交流的人都嗤之以鼻。他陷入社交障礙當中,起碼暫時是這樣的,如果在這時你能夠恰當地給對方以心靈引導,你就能夠成為他的“知音”,對他的感情和信念產生巨大影響。
《莊子》中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齊桓公到濕地去打獵,忽然見鬼,他問為他駕車的管仲看到什么沒有,管仲說沒有看到,回來以后齊桓公就病了,昏昏沉沉,足不出戶。醫生們忙忙碌碌也找不出原因,百般開導也不見好。這時,皇子告敖來看他,一見面就說:“您這是自己找來的病啊,鬼如何能傷害您呢?您這是郁結之氣不能發導致的疾病。”齊桓公問他是否有鬼,告敖回答說:“當然有啊,無論是水中、灶中、墻下、大山里、原野上、濕地中都有鬼。”
齊桓公于是問他濕地中的鬼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告敖說道:“濕地中的鬼叫委蛇,身大如輪,身長如轅,紫衣紅冠,捧頭而立,見到它的人能夠成就霸業。”不久,齊桓公的病就好了,數年后成就了一番霸業。告敖因為擊中了齊桓公心中“思霸成疾”的意愿才治好了他的病。
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溝通障礙,或者感到迷茫困惑,或者遇到某種挫折和不公平待遇,這些都會產生不愿溝通的狀況。找到對方不愿溝通的原因才能讓他開口。雖然不同的溝通障礙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都脫不開“水平不流,人貧不語”的根源。當他在某個方面感覺自己“貧乏”了,自然就不愿溝通。
有些人可能因為理想得不到實現而郁郁寡歡;有的則可能遭遇友情、親情、愛情的挫折而不愿開口;有些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而感到憤懣,這些都是產生溝通障礙的原因。具體原因則要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分析,這樣才可能找到“心病”的原因,實現無障礙溝通,贏得人們的尊重。
只有細心尋找,才能找到那把可以打開人心鎖的鑰匙。虔誠的修女特麗莎只身來到印度,希望能夠拯救受難的人們,當她看到當地人因為貧窮而衣衫襤褸甚至沒有鞋穿的時候,她決定自己也不穿鞋子,因為這樣才能更貼近他們的內心。這位虔誠的修女得到了所有貧苦人的尊重。中東戰爭時,她來到戰場上,作戰的雙方因為她的到來不約而同地停止了進攻,直到她把戰區中的婦女兒童都救出去。她去世時,靈柩經過的地方沒有人會站在樓上,每個人都不愿自己站得比她高,而此時,她的腳仍然是赤裸的。
在貧民區,“赤裸的腳”是每個人心中的鎖,修女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打開了無數人的心鎖。現實生活中,尋找那把特殊的鑰匙也需要細心的觀察和體會。
心理應用:
上一篇:尊重他人,優秀的習慣從小培養
下一篇:心態改變命運,青少年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