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金錢,不如積累經驗
關于“經驗”一詞,《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由實踐得來的知識和技能。”如今,工作經驗已經成為找工作、應聘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甚至某些單位的招聘欄中已經沒有了對學歷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對工作經驗的要求。這說明隨著社會的成熟,就業正經歷著從“身份社會”到“能力社會”的轉變,而經驗,則正是一個人能力與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然而很多人的思想并沒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他們依然篤信那一張薄薄的文憑證書代表了他們自身的價值,成為與用人單位討價還價的最大籌碼。“我是碩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所以我的薪金必須是……”這是大多數人在找工作時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甚至在其他條件都不錯、唯獨薪水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也選擇放棄工作的機會,總認為前方有更好的機遇在等待著自己,最終學歷不如自己的人都已經找到了工作,而自己卻依然在求職的漫漫長途中跋涉、求索。現如今,跳槽更已成為一種時尚。“這山望著那山高”已經成為現代職場人的一種通病,不停地換工作、換公司,甚至所換的工作和職位彼此之間都無甚關聯,目的只是增加一點點可憐的工資。這種人通常對自己的職業并無長遠的規劃,他們對未來茫然,沒有明確的目標。工作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所以金錢就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值得長久干下去的唯一標準。這樣的人就像那些挖地不到三尺就換地方的掘井人,永遠也無法品嘗到成功的甘甜之水,只專注于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經驗的積累和長遠的目標,結果永遠在原地徘徊,和成功失之交臂。
小黃和小白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干了不久,小黃就心生不滿:老板太摳門,工作量又太大,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于是他便攛掇小白一起辭職,小白卻認為雖然目前工資不高,但是所從事的工作正是國內的一個新興行業,可以學習新知識、提高技能,同時積累寶貴的經驗。小黃對此嗤之以鼻,不久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人力資源管理去了,和以前的技術工作一點都不搭界,但是工資提高了不少。
不久后,兩人在同學聚會上碰面,小黃衣著光鮮,得意非凡,一問小白依然在原來的公司從事原來的工作,小黃不由舊事重提,勸小白換工作。小白一笑了之,小黃心中慨嘆小白真是個榆木腦袋。
后來,小黃經常跳槽,一看到有比現在工資、待遇高的職位,就立刻辭去現有的工作,不同的行業和職位都嘗試過,但是都干不長久。而小白卻始終在原公司工作。
畢業15年同學聚會時,兩人又見面了,此時小白已經移民美國。原來老板見小白工作勤懇,而且數年如一日的工作令他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他已經成為公司須臾不可離開的中堅力量,于是便將他一同帶往美國發展,現在他已經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年薪上百萬。而小黃卻依然不過是一家小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
小黃看似精明,實則愚蠢;小白看似愚鈍,實則卓有遠見。兩人工作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最后的結局也不相同。小黃雖然換了很多工作,卻依舊在原地打轉,原因就在于他始終如蜻蜓點水一般,停留在工作的表面,缺乏足夠的經驗。而一個人若是無法精通某一項工作或某一門技能,那么他永遠也無法在這一行、這一業中出人頭地,獲得成功。
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經說過:“任何一個公司的內涵和企業文化不是一個人在三五個月就能學到的,無論是搞專業還是學管理,只有去掉浮躁,踏實進取,潛心修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才能贏得應有的報酬,成就自己的人生。”為了獲取金錢而工作無可厚非,因為金錢畢竟是維持生計和家庭的重要支柱,但是人不能只為了金錢而工作,更不能一味拜金而失去了人生的長遠目標。在職場上為跳槽而奔波忙碌,到頭來只會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所以積累金錢不如積累經驗,經驗豐富了,自然會帶給你一切你渴望得到的東西,令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如虎添翼、暢行無阻。
上一篇:看重自己,你就有可能成為強者
下一篇:自信是人生與事業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