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讓苦難先認輸
不管我們喊著多么響亮的口號要與苦難斗爭到底,很多時候,我們依然會被苦難擊倒。畢竟,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當能量消耗殆盡,也就是苦難即將反撲的時刻。我們越是在苦難面前感到即將崩潰,難以繼續支撐下去,就越是要全力堅持,因為此時此刻,不僅你堅持不下去了,苦難也同樣堅持不下去了。這就如同兩個人正在掰手腕,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刻,掰手腕的兩個人都會覺得難以為繼。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下去,找準時機發力呢?相信大家都會毫不遲疑地選擇后一種做法,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瞅準機會,獲得成功。
不如,我們就把苦難當成是與我們掰手腕的那個對手吧。我們必須相信,當我們感到手腕酸痛、肌肉僵硬時,苦難也已經筋疲力盡、無以為繼了。所以,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等到苦難先放棄、先退縮,我們理所當然能夠獲得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沒有耕耘,人生也就沒有收獲。正如春天播種,秋天才能碩果累累一樣,人生也需要我們不斷耕耘和付出。作為偉大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認為,人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大自然覺得人們需要用失敗來提煉自己的內心。因此,拿破侖始終覺得人應該坦然面對失敗,發自內心地接受失敗的歷練。這樣一來,我們的人生才能跟隨命運的車輪不斷向前,最終獲得豐收的喜悅。
毋庸置疑,每個人在面對苦難的時候,內心深處都會受到莫大的煎熬。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努力,因為我們越是退縮,這份苦難和痛苦就越會變得沉重。相反,當我們悅納人生的苦難,我們就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苦難,從而獲得平靜淡然,成功走過人生的黑暗歲月。
1969年,年僅17歲的畢淑敏來到部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她和戰友們一起身穿軍裝,從北京出發,奔赴遙遠的新疆。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奔赴新疆需要6天的時間。6天之后,他們才到達新疆喀什。除了畢淑敏和其他5名女兵繼續坐車出發,趕赴藏北之外,大多數戰友都留在了喀什。要知道,喀什的海拔高度是3000米,而藏北的海拔高度則達到6000米。她們的目的地是阿里,那也是畢淑敏即將正式開始軍旅生涯的地方。
1971年,畢淑敏參加了一次野外拉練。當時正值寒冬臘月,她們幾個女兵背起急救箱、槍彈和干糧等總重達到60斤的東西,頂著-40℃的嚴寒,出發了。凌晨3點,她們接到命令,要徒步120里路,穿越無人區,而且中間不能有片刻休息。當天下午兩三點時,畢淑敏覺得自己體力不支,身體非常難受,而且嘴巴深處都是咸澀的鮮血。她不由得想要自殺,可想而知她忍受著多么劇烈的痛苦。隨后,她開始尋找機會,終于發現了一個懸崖。但是走向懸崖的剎那之間,她突然想到身后距離她很近的戰友,有可能受到她的牽連也掉落懸崖,就這樣她猶豫了,錯過了自殺的機會。天黑時,她們順利抵達了目的地。看著毫發無損的自己,畢淑敏意識到,她即便經受了難以忍受的痛苦,身體上卻毫無損傷。由此她發現,所謂的崩潰并非是身體無法支撐下去,而只是人的精神和意志不愿意繼續支撐。只要懷著必勝的信念,決不放棄,總是能夠熬過那些艱難的時刻。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支撐下去了,但在苦難之后,卻發現自己成功熬過了苦難,而且毫發無損。這就意味著人并非是因為身體上的無法忍受而倒下,而是因為精神上的坍塌,所以變得無比脆弱。正如打牌一樣,我們就算是抓到一副不好的牌,也不能當即把牌扔掉,重新洗牌。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只能堅持走下去,走到最后一刻,竭盡所能地得到好的結果。尤其是經歷苦難之后的幸福,反而更加可貴,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充實而又偉大。朋友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牢記,我們唯有堅持不懈,才能讓苦難先認輸。
上一篇:在苦難的考驗中通關
下一篇:多使用暗示之道,讓自己占據心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