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智和好口才為自己化解尷尬
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一時的失言是很正常的現象。盡管每個人從內心里都不愿意說錯話,但是錯話往往會在一些意外的情況下從嘴里說出來。說出去的話是不能收回的,為了挽回負面的影響,不妨多動一下腦筋,隨機應變,用將錯就錯或者曲解詞意等方式來化解說錯話后的尷尬。
無論是使用將錯就錯還是曲解詞意的方法,目的都是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抹掉對方心靈上的不快,消除尷尬的局面,從而將意外的緊張和不快迅速地轉化到輕松歡快的場景中去。
楊先生是山東人。一天,他和一個客戶談生意。由于是初次見面,一時間難以找到什么話題,他就開始東拉西扯地聊起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通過交談楊先生得知客戶是煙臺人,他頓時感到倍加親切,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在兩個人的談話中就很自然地多了幾分親熱,少了一些客套,心情上也放松了許多。
“中原地區是一個好地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很多的風景名勝,又是交通樞紐,更為難得的是民風淳樸,不像南方,南方盡管是發達地區,但是那里的人都有一種市儈氣,尤其是南方的女性,雖然有過不少有名的人才,但是大部分人失去了江南水鄉的清純,都很虛榮,成為了地道的拜金主義者……”
沒有想到的是,客戶的臉色呈現出不悅之色,并且有些生氣地說:“拙荊就是南方人呀。”
一下子,氣氛尷尬了許多,楊先生意識到了自己的口無遮攔給對方帶來不小的傷害。但是楊先生畢竟是交際場中的高手,見狀趕緊說:“夫人是南方人嗎?實在是太巧了,我就是在南方出生的呀。”
盡管說謊不是好事,但是為了化解一下尷尬的氣氛,善意的謊言還是可以理解的。楊先生這樣就為自己對南方的理解找了借口,然后又追加了幾句南方人的優點:“南方人追求金錢是有目標的表現,在生活上,性格細膩的南方女性最適合做終身的伴侶。”聽完楊先生的話,對方的臉色就轉怒為喜了。
在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情都可能遇到,有時候還會受到意外的沖撞和冒犯。當別人的冒犯給自己帶來尷尬的處境時,惱羞成怒、勃然變色都是十分幼稚的行為,那樣既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又不利于人際交往。在這個時候,不妨見招拆招,換一種角度去解釋別人帶有攻擊性或者嘲諷的話語,那么,不僅能夠讓自己迅速地擺脫尷尬的局面,還能把這一次的尷尬轉化為宣傳自己的工具,從而達到一種藝術效果。
中文系大一新生的班會上,學員們輪流上臺做自我介紹。輪到了來自農村的學生牛力時,他走上講臺,剛剛說了一句:“我姓牛,來自農村……”就被一個不友好的聲音給打斷了,只聽有人說:“哎喲,鄉下的小牛要進城喝咖啡了。”很多同學都放肆地笑了起來,牛力對這位無禮的同學感到十分氣憤,但是又不愿意在第一天里就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忍住火氣,讓自己鎮定了一下說道:“是的,我是鄉下的小牛,不過,我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喝咖啡,而是來‘啃知識’的,以便更好地回到農村去耕耘,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我愿意永遠做我們家鄉的孺子牛。”
他的話說完之后,大家都自發地熱烈鼓掌,為牛力精彩的講話喝彩。牛力用自己的機敏,順著別人的玩笑話,用魯迅先生的名言做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既讓自己擺脫了尷尬的局面,又表明了個人的做人原則,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由衷敬佩。
通常情況下,別人帶有侮辱性的玩笑話并非故意的刁難,只不過是有口無心而已。在這個時候,你沒有必要為此事而惱羞成怒,傷了雙方的和氣,而是要充分展現自己的口才,順著別人的話借題發揮,將那些略有侮辱性的語言變成褒獎自己的話語。
在我們遇到尷尬的時候,沒有必要面紅耳赤,不知所言,更沒有必要惱羞成怒,喪失理智,不妨轉動一下腦子,尋找另外一種語言,用好的口才去化解尷尬的場面,消除其中的可笑意味,緩解一下雙方的緊張心情。尷尬是由我們一手造成的,既然出現了,躲避是沒有用的,那么不妨把情緒放平和些,用語言來進行及時的彌補和拯救,那么你就會變得輕松許多。
上一篇:特別的贊美讓人印象深刻
下一篇:用比喻的方式暗示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