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了自己,就跨過了人生中最大的柵欄
在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同樣是自己,一切困難的產生都源自我們的心中,當你明白所有的折磨和障礙全部是自己制造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真正克服它、戰勝它。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戰勝了自己,就跨過了你人生中最大的柵欄。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上天折磨我們正是要降我們以大任。如果我們在折磨中能夠保持樂觀的心境,磨練更加堅強的意志,那等到大任到來的那一天,我們才會更加從容淡定,沉著應對。如果我們一直呆在安樂窩里,那么,面對大任,我們就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面對大任中的困難我們就會退卻,從而失去成大事的基本素質。所以,面對折磨我們要鍛煉更堅強的意志。
正德年間,朱宸濠起兵十萬攻下九江與南康,當時王陽明正準備前往贛州,因為他知道寧王起兵只能在贛州,他決定去找曾經一起作戰且非常了解的伍文定。但是,當他打算坐船去那里的時候,卻遭遇南風,因為贛江要向北,而南風逆行,所以船根本走不動,而這時朱宸濠已經知道王陽明的行蹤,并派兵來追擊。前面路不通,后有追兵,王陽明在絕境之中向上蒼禱告:如果上天眷顧天下蒼生,就讓風向改為北風,說來也巧,等他禱告完了,風向果然變了。
盡管風向變了,但船還是無法行駛,因為船工害怕追兵,王陽明無奈之下只好拔劍將船工的耳朵割下,雖然這樣,船還是走得很慢,完全沒辦法擺脫追兵。就在這危急關頭,王陽明有了主意,他與自己的謀士雷濟一起跳上小漁船走了,不過在上漁船的時候,他又擔心還在大船上的夫人與兒子,不過如果不及時離開,那就無法擺脫朱宸濠的追兵。情急之下,王陽明的夫人拔出劍,逼迫其乘坐漁船離開。等到朱宸濠的追兵趕到,發現船上根本沒有王陽明。
盡管處境艱難,但王陽明還是戰勝了自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擺脫困境。恐懼源于想像,折磨源于內心。一個人內心的屈辱感,對現實的恐懼,對未來的絕望,更能折磨一個人。世界上自殺最多的人是詩人,畫家,哲學家,并不是因為他們面對了更多的折磨,而是他們感知折磨的心最敏感,內心不敏感,不足以捕捉生活中的異相,成就作品,內心過于敏感,就更容易感知痛苦,折磨,更容易厭世、輕生。
或許你不知道,有一種體型肥胖的巨蜂生活在非洲中部地區干旱的大草原,它們的翅膀很小,脖子又粗又短。不過,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在非洲大草原連續飛行250千米,且比一般的蜂飛得更高。平時它們就會躲在巖石縫隙或者草叢里,當發現食物才會飛出來。而且它們非常聰明的是能夠在一個地區天氣變得惡劣時成群結隊地逃離,去天氣更好的地方。這比其他普通的蜂更聰明,因為其他的蜂只會束手無策,結果死于惡劣的天氣。
這種強健的蜂因而被科學家們稱為非洲蜂。不過,在研究這種蜂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出了疑問:根據生物學的理論,這種蜂因體型肥大、翅膀十分短小,在能夠飛行的物種中飛行條件是最差的,甚至還不如雞、鴨、鵝。特別是在蜂同族中,它更是不值得一提。若是根據物理學的理論,由于它的身體和翅膀的比例,它完全是不能夠飛起來的,所以它能飛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科學家的理論,這種蜂不要說自己起飛,就是我們用力把它扔到天空去,它的翅膀也不可能產生承載肥胖身體的浮力,會立刻掉下來摔死。可是事實卻是恰恰相反的,它不僅僅不用借助我們的力量,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飛行,而且是飛行的隊伍里最為強健,最有耐力,飛行距離最長的物種之一。科學家們從來也沒有遇到過對科學這樣殘酷的挑戰。因為在這個小小的物種面前,所有關于科學的經典理論都不成立。
折磨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你肉體、心靈實際受到的折磨,另一方面是你的內心對這種的感知程度。我們內心的屈辱,恐懼,絕望就是一個放大鏡,他會讓你受到的實際折磨無限擴大,直到覺得無法承受。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折磨,就是內心的感知。這并不是要我們麻木無知,而是要我們鍛煉心理的承受能力。既然折磨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就讓自己享受折磨,在折磨中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沉著和成熟,收獲更加堅韌豐富的人生。
人生最大的磨難,不是生活給了你多少折磨,而是你的內心怎樣對待它。只要我們擁有寬廣的心胸,堅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就能夠笑著面對任何苦難和折磨,就能把折磨我們的地獄,變成天堂。
上一篇:戰勝了自己,就跨過了人生中最大的柵欄
下一篇: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大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