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懂得向他人取經(jīng)
都說溝通是調(diào)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在邵文博的調(diào)解下,曾瀟瀟漸漸平復了激動的情緒,楊旭也沒有再強詞奪理,而是向曾瀟瀟保證,今天晚上一定會整理好個人的儀容儀表,只是當全班同學都在慶幸事件圓滿解決時,只有胡可靈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看著一張紙發(fā)呆。
“你不去湊熱鬧,在這里愣著干什么?”邵文博走到了胡可靈的身邊,俯下身子看著紙上的內(nèi)容,紙上寫的不是別的,正是《隱形的翅膀》的全部歌詞。
“我在爭分奪秒地背歌詞,”胡可靈露出了一副“苦瓜臉”,“雖然我唱歌不跑調(diào),但是我的記憶力比我的爺爺還要糟糕,讓我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背下這么多的歌詞,對我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
“不要灰心,”邵文博為胡可靈加油打氣,“現(xiàn)在只是開始,你還沒有努力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再說了,記歌詞這種東西是有技巧的,你坐在這里死記硬背,怎么可能會記牢呢?”說罷,邵文博看向坐在座位上看書的王子豪,“不然我們?nèi)栆粏栁业暮门笥淹踝雍腊桑∷墒枪J的‘記憶大王’,我想,他一定會有妙招幫助你解決燃眉之急。”
就這樣,胡可靈拿著歌詞找到王子豪卻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站在一旁的邵文博率先開口打破了尷尬的氣氛:“子豪,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快速地記住《隱形的翅膀》的歌詞?快向我們傳授一下你總結(jié)的記憶經(jīng)驗!”
“記歌詞?”王子豪邊說,邊拿過了胡可靈的手中的紙張,皺起眉頭思索了一番,“在我看來,記歌詞比背誦唐詩古文容易多了,畢竟語言通俗,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你要注意一點,在背歌詞的時候,要深刻了解歌詞的含義和劇情,并隨著歌曲的旋律來記憶,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說的是邊哼唱邊記憶嗎?”胡可靈想了想,“我從來沒有嘗試過這種方法,我都是先把歌詞死記硬背之后,再加入旋律中的。”
“你可以嘗試我說的這種方法,這是我總結(jié)的經(jīng)驗,”王子豪咧嘴一笑,“畢竟多嘗試一次也不會讓你損失什么,或許剛好可以幫助你解決難題也說不定!”
于是,在王子豪的建議下,胡可靈改變了記歌詞的策略,她一邊哼唱歌曲的旋律,同時記憶歌詞,還別說,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旋律更加清晰,歌詞也變得順口多了,簡直是一舉兩得!讓胡可靈感到更不可思議的是,不出二十分鐘,她竟然已經(jīng)熟記了歌詞的主歌部分。
見識到了方法的重要性,胡可靈對著邵文博驚奇地道:“王子豪的方法還真管用!看來,我以后再也不用因為記歌詞而煩惱了!”
“所以不懂就問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邵文博感嘆道,“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要虛心求教,什么問題都能夠解決。”
是啊!李白曾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的身上都具備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只要取長補短,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杰出人士!所以,當被難題牽絆住時,要有不恥下問的求學精神,懂得向他人取經(jīng),運用他人的智慧來解決自己的煩惱,而不是獨斷專行,甚至剛愎自用。
細數(shù)古今中外受人敬仰的人士,他們有杰出貢獻的同時,也有格外可貴的高尚靈魂,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們虛懷若谷、胸襟廣闊,他們的事跡表明做人要謙虛謹慎、虛心好學。
聽邵文博講故事
不懂就問,不會就學
華佗是中國古代有名的醫(yī)學家,在他成名后,曾遇到一個被頭風病困擾的年輕人,華佗對他說:“頭風病并不是不治之癥,只是藥引子難尋,你需要尋找生人腦,才能夠根治你的疾病。”
年輕人聽后失望地離去,好在不久之后,他遇到了一位老郎中,老郎中知曉了他的病癥,建議道:“你不妨去找十頂被人戴過多年的舊草帽煲湯作為藥引子,不出意外,這個辦法會讓你藥到病除。”
年輕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按照老郎中的建議找來了十頂舊草帽,只是結(jié)果出乎他的預料,幾幅藥下肚,他就明顯感覺到病癥減輕,接著服用不久,果然藥到病除。
這一天,年輕人在路上碰巧遇到了出門會診的華佗,華佗見他神清氣爽,禁不住問道:“難道你找到了生人腦,治好了你的頭風病?”
年輕人一五一十地回答:“我的確治好了頭風病,但是我沒有使用生人腦,而是聽了一位老郎中的建議,找了十頂舊草帽作為藥引子來熬藥,沒想到頭風病就這么治好了。”
華佗一聽,恍然大悟,當天,他就根據(jù)年輕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位歸隱江湖的老郎中,為了可以跟在老郎中的身邊學習更多的行醫(yī)知識,他隱姓埋名,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名貧窮的學醫(yī)人。后來,華佗不恥下問的事跡成了家喻戶曉的美談。
可見,即使一個人天賦異稟,有著傲人的成績,也會有人更勝一籌。所以,要具備謙虛求教的優(yōu)良美德,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而不要自以為是,不接受他人的建議和指導。相信,低調(diào)又謙虛的精神和品格會讓你獲益匪淺,獲得卓越的進步。
智慧錦囊: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學會取長補短,在虛心求教中獲得進步。
上一篇:千萬不要把想象力扼殺在現(xiàn)實中
下一篇:奇跡,或許就在下一秒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