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情緒異常時,該怎么辦?
孩子產生了心理問題甚至出現情緒異常,從成長的角度來講,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問題的關鍵是,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務,或者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太關注孩子的思想變化、情緒變化、心理變化,等出了問題以后才后悔莫及,造成終身遺憾。作為一個負責的家長,應該及時關心孩子發生的各種變化,同時要注意并采取適當的方式,幫助孩子調整不良情緒,不要等孩子出現不良情緒之后還雪上加霜。
第一,對孩子心理問題的科學認識。有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心理不健康就是腦子有毛病,而腦子有毛病的人是被別人看不起的,因此忽視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全面狀態,心理素質不良也是一種病態,和身體器官的疾病是一樣的,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家長對此要有科學的態度,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疾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第二,關心孩子流露出的一些“警示”信號。發現孩子的異常情緒其實并不難,比如活蹦亂跳的孩子忽然情緒低沉,一回家就把自己關閉起來、不跟父母講話等,就是情緒異常的苗頭。這些警示信號包括:一是情緒方面有恐懼、焦慮,不愿上學,容易生氣、想輕生等。二是行為方面如離群獨處,不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或者過分活躍,有暴力傾向,有逃學、偷東西等行為。三是生理方面如頭疼、惡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但醫生檢查又沒有發現軀體疾病。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異常問題,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精神專科醫院就診,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第三,給孩子適當的期望。中小學生中的自殺事件表明,往往出問題的學生,并不是那些大家通常認為的壞孩子、成績差的學生,而是那些老師、家長認為很好的學生。這些好孩子在家長、老師的面前,表現很優秀,但是自己卻承擔著說不出的痛苦,有時他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想著老師對他的期許,想著父母對他的要求,只好又捧起書。他想告訴父母、老師自己真的很累,但是又不好意思說出口。久而久之,他們在父母面前,在老師面前表現出很乖巧、很聽話,但是內心有說不出的痛苦和壓抑,這樣的孩子實際上很容易走向極端。因此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寬松的成長環境,對于每個家長和家庭來說十分重要。
第四,對孩子的抑郁情緒要高度關注。孩子的抑郁等異常情緒,可能會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但一直控制著,沒有顯現出來。孩子在學業壓力、家庭壓力、社會壓力下不堪重負,內心非常痛苦,卻在別人面前總是表現出一副輕松的樣子。長此以往,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家長發現后要高度關注,情況嚴重的要通過心理醫生進行治療。另外,要多讓孩子參加一定的體育活動,發泄不良情緒,釋放所承受的過重的壓力。
第五,對孩子的輕生厭世的情緒要高度警惕。當孩子在父母面前流露出輕生厭世的情緒時,如說出“我不想活了”這樣的話的時候,千萬不能不當一回事,而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對孩子進行疏導,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這種情緒很不耐煩,甚至打罵說“你去死好了”。孩子在家長那里得不到關心,情緒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
上一篇:當學校要求學生獻愛心時,家長該怎么辦?
下一篇:當老師告了孩子的狀時,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