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良好的交往能力對孩子的成功和快樂都非常有益。家長通過以下步驟和方法可有效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一,激勵孩子的交往興趣和欲望。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生活在缺少同齡同伴的家庭環境中,他們很渴望能和同齡的伙伴們一起。家長應鼓勵孩子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同齡人聊天、游戲、出游,絕不能借口文化學習的重要而忽視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第二,不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父母們總是急于讓孩子盡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其實,孩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在社會交往方面,一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心理成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斷地學習和經驗積累。所以,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表現,不要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第三,鼓勵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孩子在和同伴交往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去和別人融洽地相處,要多關心別人,朋友間要相互幫助。多讓孩子去參加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四,培養孩子的交往技巧。和別人交往也要講究一些技巧,首先父母要教會孩子懂禮貌,要多用禮貌用語和別人交往。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好朋友的喜歡,大人也會很喜歡懂禮貌的孩子。如果孩子懂禮貌,父母應該多給予孩子一些表揚,讓孩子保持這種好習慣。還有盡量多給孩子培養一些特長,有特長的孩子往往在公眾場合都是非常引人注意的,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五,為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孩子的交往圈子一般都比較小,父母應該適當的介紹孩子認識一些人,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如果別人家里也有小孩的話,就可以借機會指導孩子和別的孩子及孩子父母的交往。這樣才能更快地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六,鍛煉孩子交往中的心理素質。孩子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和別人產生一些摩擦,這樣對于孩子的文化修養和心理素質是一種考驗。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管什么摩擦都要保持一種寬容大度的心態,還可以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自己主動去爭取一些交往的機會,慢慢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第七,正確對待孩子的交往沖突。家長要清楚,孩子們在一起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爭吵,切不可把孩子間的一些爭執、沖突等同于成人之間的矛盾,切忌以“不吃虧”教育孩子,甚至強行干涉孩子。當孩子之間發生爭吵時,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讓孩子學會“獨自”面對交往上的小問題。教給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換、輪流、協商、合作等,讓孩子學著自己解決問題。
第八,尊重孩子的交往個性。尊重孩子的交往興趣,讓孩子明白與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權利,處理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上一篇:如何提升家庭與學校合作的層次?
下一篇: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