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西寧之旅·瞿曇寺·宗教圣地花兒會
瞿曇寺位于青海省樂都縣南約21公里的馬圈溝口。背依羅漢山,面臨瞿曇河。瞿曇即喬達摩,是釋迦牟尼的姓氏和尊稱。據史書和碑志記載,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特賜寺額“瞿曇寺”,寺因此得名。
寺內五十一間壁畫廊的巨幅彩色壁畫堪稱藝術珍品。這些壁畫面積近400平方米,以連環畫形式畫出了釋迦牟尼從出世到圓寂的一生故事,諸如“善明菩薩在無憂樹下降生”、“凈飯王新成七寶衣履太子體”、“佛授記一千年后佛法東流華夏”等。壁畫場面宏大,畫面景物中,日月、星辰、云雨、山川、樹木、花卉、人物、禽獸、殿宇、亭臺、樓閣、儀仗、車輿、兵器等應有盡有。畫面層次分明,場面宏大,色彩鮮艷,雖歷經五百余年依然光彩奪目。
瞿曇寺還以精美的石雕和銅、泥制塑像著稱,此外還珍藏有皇帝賜與的璽印、樂器和用具。
然而,最奇特的還是這宗教圣地里的世俗“花兒會”。“花兒”民歌是流行在西北青海、甘肅、寧夏廣大地區的漢、回、藏、土、撒拉、東鄉、保安等族口頭文學形式之一;在青海又稱“少年”,演唱“少年”,稱“漫少年”。每到農歷正月十五、四月八、五月端陽、六月六、八月中秋、九月九,青海高原上都要舉行“花兒會”。規模最大的要數瞿曇寺、大通老爺山、互助五峰寺、民和峽門、七里寺等處的“花兒會”了。“花兒會”上人山人海,盛況空前。不少青年男女通過歌聲傳情,互訂終身。
瞿曇寺花兒會每逢農歷六月十五日舉行,屆時,西寧、湟中、化隆、樂都的歌手云集于此賽歌聚會。一邊是漫山遍野的歌聲,一邊是寺院深處的誦經聲,戒律森嚴的寺廟,成了世俗大集會的場所。這種世俗歌會興起于明代。明之前,這里每年農歷六月十五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性質集會活動。明成祖朱棣發布敕諭,將寺院附近的樂都七條溝劃為該寺的“香糧”地。農歷六月十五,正是“香糧”地即將麥收之際,前來參加收割的善男信女們趁農忙前夕前往瞿曇寺參加宗教集會久而久之,這些人將生意買賣、雜耍唱戲等人間世俗的東西帶了進來,原先的宗教集會便變成世俗的“花兒會”了。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開封之旅·弦歌臺·孔子絕糧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景州塔·寶塔鎮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