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聯盟,以戰應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西征黃祖,俘獲了他的民眾后撤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孫權又西征黃祖。黃祖先派水軍抵御吳軍,吳都尉呂蒙打敗了黃祖軍的前鋒,吳將凌統、董襲等更盡力強攻,于是血洗該城。黃祖剛起身逃走,騎士馮則追上去砍了他的頭,俘虜了男女幾萬人。
這年,派賀齊進攻黟縣、歙縣,將歙縣重新劃分,新建始新、新定、犁陽、休陽四縣,以這六縣為新都郡。
荊州牧劉表病死,魯肅請求孫權派他前往荊州,向劉表的兩個兒子表示悼念,并趁機實地觀察荊州發生的新變化。魯肅尚未到達,曹操率領的大軍已經臨近荊州,劉表次子劉琮獻出其全部軍民向曹操投降。劉備想要南渡長江,魯肅與他相見,傳達孫權的主張,分析擺在他們面前的失敗與成功的兩種前途。
劉備進駐夏口,派諸葛亮拜會孫權,孫權派周瑜、程普領軍出發。
當時曹操才得到了劉表的軍民人等,形勢很好,眾多參與討論、決策的人都因對方的兵威聲勢而耽心恐懼,大多勸孫權向曹操請降。只有周瑜、魯肅堅持抗曹的意見,與孫權的主張相同。權任瑜、普為左右督,各自領兵萬人,與劉備同時進軍,同曹軍在赤壁相遇,將曹軍打得大敗。曹操焚燒了那些剩下的船只,率領軍隊撤退,兵士因饑餓、疫病,有大半死亡。劉備、周瑜隨后追擊到達了南郡,曹操便返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派樂進守襄陽。
當時吳將甘寧在夷陵,被曹仁的部下圍困。孫權用呂蒙的計策,留凌統對付曹仁,分凌統一半的軍隊去援救甘寧,援軍勝利完成任務后歸來。孫權親自率軍圍攻合肥,派張昭進攻九江郡的當涂縣。張昭進軍不順利,孫權的圍攻超過了一個月,也未能攻占合肥。曹操從荊州返回北方以后,派遣張喜率領騎兵火速援求合肥。張喜還未到達,孫權已經撤軍退走。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曹仁相互進攻、防守,兩軍對峙一年多,雙方的傷亡很大。曹仁棄城而去。孫權任周瑜為南郡太守。劉備呈請任命孫權為車騎將軍,兼任徐州牧。劉備兼任荊州牧,駐守公安。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分豫章郡地新建鄱陽郡;分長沙郡地新建漢昌郡,任魯肅為漢昌太守,駐守陸口。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權將他的官署遷往秣陵。次年,修筑石頭城,將秣陵改稱建業。聽說曹操將要來侵犯,建濡須塢。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進攻濡須,孫權與曹操兩軍對抗一個多月。曹操遠望孫權的軍隊,贊嘆其嚴明整肅,于是撤軍。當初,曹操擔心長江北岸的郡縣要遭受孫權的掠奪,命令向后遷移,民眾反而因此驚恐,居住在廬江、九江、蘄春、廣陵的十余萬人戶,都南渡長江,江北于是很空虛,合肥以南就只有皖城。
上一篇:《擴大聯盟:姜維攻魏》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拒諫乏術:曹丕伐吳,無功而還》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