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卞思義《題大瀛海道院為呂嗇齋作》寧波象山大瀛海道院詩詞賞析
元·卞思義
人間咫尺大瀛海,方丈蓬萊信杳然[2]。
若木三更先吐日[3],弱流萬里不通船[4]。
未同徐福來求藥[5],好訪安期且問仙[6]。
聞說呂公高隱處,蛟龍常護在床眠。
作者簡介 卞思義,字宜之,元楚州 (今河南信陽市北長臺西關)人。早年有詩名,以才賢辟為掾史使。著有《宜之集》。
注釋 [1] 呂嗇齋: 呂希夷,號嗇齋,初為天臺崇道觀道士。元大德十一年 (1307) 象山大旱,應象山知縣之邀,來祈雨,留為大瀛海道院主持。后居鄞縣福順觀。[2] 方丈蓬萊: 分別為傳說中人仙居住的三神山之一。[3] 若木: 古代神話中的樹木,長在太陽落下去的地方。[4] 弱流: 即弱水,傳說在昆侖山,近西王母的住處。[5] 徐福: 字君房,秦方士,為秦始皇尋不死之藥,攜三千童男童女入海,尋祖洲不返。[6] 安期: 據劉向 《列仙傳》 載,古時有仙人叫安期,賣藥于東海之濱,相傳年齡已有千歲。秦始皇東游之時,曾與他交談三日三夜。后住蓬萊山。
上一篇:元·袁士元《題云溪寺》寧波余姚云溪寺詩詞賞析
下一篇:宋·舒亶《題天童寺》寧波鄞州太白山與天童寺詩詞賞析